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2 道试题
1 . 致远舰是北洋海军主力巡洋舰,1894年9月在甲午海战中沉没。战争结束后清廷颁布上谕,大力褒扬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赐谥“壮节”,从优议恤。有挽联云“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致远药弹尽,适与倭船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规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成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世昌死之,船众尽殉。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1897年)(此书多参考当时的公文、电报、私人信函等)

材料二   (致远舰)被1枚重炮弹……命中了水线。总之不管怎样,它开始严重倾斜,显然是受到了重创。该舰的管带……下定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于是向一艘敌人最大的军舰冲锋,准备实行撞击。一阵重炮和机关炮弹的弹幕扫过他的军舰,倾斜更加严重了,就在即将撞上敌舰之际,他的船倾覆了。军舰从舰首开始下沉……所有舰员与舰同沉。

——镇远舰美籍雇员马吉芬的回忆(《世纪杂志》,1895年)

材料三   致远舰水下考古……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力合作,汇集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在丹东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海洋勘测、潜水打捞等行业的技术力量,于2016年秋圆满完成致远舰考古调查任务。此次调查,也对致远舰的破损情况有了较准确的掌握,整体保存一般,钢板、锅炉零件因爆炸而抛离原来位置,火烧情况严重。考古发现外壳板保存完好……近艏部处发现保存完好的鱼雷引信、一些完好的弹药,均说明并未发生被鱼雷直接击沉或鱼雷舱中炮发生殉爆。致远舰……处于北洋舰队左翼最外围的位置,也是最容易成为日军集火攻击的对象……中炮进水后……一直坚持在战场上(考古揭示出大面积的火烧痕迹)。

——《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报告》(2023年)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角度分别概括《东方兵事纪略》与马吉芬的回忆的史料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你所能确认的历史史实。
2023-11-0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98年7月4日,张之洞与陈宝箴提议将科举考试分为三场,第一场考中国经济,以策论为文体;第二场考西方经济、技艺以及政治;第三场考四书五经。张之洞与陈宝箴的建议(     
A.强化了“中体西用”的思想B.带有一定经世致用色彩
C.推动了学堂选官制度形成D.凸显了西学的主导地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朝的疆域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元朝的疆域从今天的地理情况来看,横向上大致是东部沿海到今天新疆地区,纵向上从南部的沿海地区到北部的鄂霍次克海,都在元朝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中。在广阔的边疆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边疆民族,为了巩固边防,元朝在边疆治理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在地方上,元朝则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管理事务。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元朝不仅实现了对吐蕃广阔地区的管理,而且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帝师和宣政院。在西南边疆设置了宣慰司都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理,并大量任用当地土官,因俗而治,史称“土司制度”。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边疆管理政策实施的意义。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视塞防,然而两次鸦片战争的接连失败让清政府感受到了来自海洋的威胁。“中国的前线不再是长城或甘肃的玉门关了,而是在广州和上海了。”古代传统王朝以一种“天朝上国”姿态,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广泛的朝贡宗藩关系。但是近代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殖民主义列强接踵而至,不仅侵犯中国,而且持续蚕食清王朝周边藩属国的领土。……在19世纪后半叶中国面临空前的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清朝主要采取了保藩固圉和以夷制夷等应对方略,但其均未能挽救当时中国的边疆危机。

——摘编自衣长春、黄韶海《论晚清边疆危机及应对方略》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边疆管理遇到的新问题并分析清廷难以应对边疆危机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沈葆桢(1820年—1879年),福建侯官人,父亲沈廷枫,道光举人;母亲林氏,为林则徐之妹;妻子林普晴,为林则徐次女。

1861年任江西巡抚,1864年捕杀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洪仁玕等。

1866年首任总理船政(钦差)大臣,总理船政八年间,在“购置者权操于人,何如制造者权操诸己”思想指导下,造出了15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各式兵轮、商船。他提出“船厂根本在于学堂”,创办船政学堂,培养自己的海军军官。沈葆桢还推动了中国第一波出国学习海军的浪潮,18773月,清政府根据他的奏请,将35名船政学堂优秀毕业生送往英法留学。

1874年,以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身份,渡海抚台,控败外敌占领台湾的阴谋。守住台湾后,沈葆桢立即着手进一步的开发,实施奖励移民、开山抚番、修建道路等措施。他还以一位政治家的远见,改革台湾的行政体制,在台北地区设立“一府三县”,并奏请将福建的巡抚(省政府)移驻台湾。

1875年,沈葆桢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督办南洋海防,扩充南洋水师,并参与经营轮船招商局。18791218日逝于江西,追赠太子太保,谥文肃。

——摘编自《新浪福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沈葆桢取得历史功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沈葆桢的主要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为洋务运动时期大众传媒(画报)介绍西人制作的气球,名为《气球破敌图》。对此图理解准确的是(     
   
A.中西结合成为近代绘画新潮流B.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发展
C.如实描述了新式气球的先进性D.利于启蒙国人的科学意识
6 . 如表是时人关于某一历史事件的言论。据此推知,这一事件是(     
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臣誓死守御。设战而不胜,请俟臣等死后,再言割地
而事难挽回,如赤子之失父母,悲惨曷极……唯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为南洋屏蔽
惟我一介小民,犹能聚众万余,血战百次。自谓无负于清
在中国人间引起一场大恐慌,因竞相逃之中国内地,勿论轮船小艇,夕载数百归去,翌晨复候于海岸西望者数千
A.反割台斗争B.义和团运动C.三元里人民抗英D.黄花岗武装起义
7 . 学者吕文利认为:在前近代,中国人“边疆”概念的价值预设是泛指“蛮荒之地”,而近代多民族国家框架下的“边疆”则转换成了另一种价值预设,即指的是有明确边界的、在国家领土之内的边疆。“边疆”概念的变化折射出(       
A.中国疆域范围的扩大B.近代外交理念的成熟
C.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D.边疆民族政策的调整
2023-09-1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世纪70年代,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     
A.中外纠纷开始依据万国公法B.中国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开始介入朝廷外交D.近代外交观念已经影响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太平天国是要排满,义和团是要灭洋。但在口号标语上说,太平天国明是打着上帝的旗帜,而义和团之口号,亦是要排斥洋教,而打着中国道教诸神的旗帜。”这说明(       
A.基督教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B.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C.近代东西方文化不可能融合D.本土宗教受到西方宗教的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湘军所用枪炮均购自西方。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创立,至1904年日可生产多种火炮、后膛装弹的步枪、地雷水雷,其下辖炼钢厂炼成好钢近千吨,还能自行轧钢。这表明洋务运动(     
A.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B.推动了军事近代化
C.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D.引领了社会的转型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