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3 道试题
1 . 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
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C.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2 . 历史学家郭廷以认为:“两千年来,中国施之于日本者甚厚,有造于日本者甚大,百年来日本报于中国者极酷,为祸于中国者独深。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部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的是
A.明治维新后,随着日本国力的增强,日本制定了侵略中国的计划
B.在近代日本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
C.由于日本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D.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被迫中断,延误了中国的工业化和民主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资政新篇》中说:“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洪仁玕已初步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和制度的先进性
B.洪仁玕主张中外自由通商,但不准深入内地
C.洪仁玕允许传教士到内地传教,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
D.洪仁玕主张在中国采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5 . 《(1898年)新政始基》中说,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材料中的“战”
A.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
B.拓展了列强的侵华途径
C.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
D.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
2016-10-11更新 | 253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萧山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嗣查表。据此可推知
年龄(岁)身高(cm)体重(kg)胸围(cm)呼吸伸缩差(cm)肺气容量(mL)握力(kg)
日兵21.4165.160.8884.9510.36363141
清兵29.8166.6554.7519.510.24312931

A.清军战斗素养落后日军
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C.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
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
2016-08-24更新 | 18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7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使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战后开放的商埠均以沿海为主内地为辅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8 . “昨电示传播,台民不服闭市,绅民蜂拥入署,哭声震天。二百年来文物之邦,忽沦化外,流离迁徙,谈何容易!其惨自不待言。土勇数十营,誓愿与战,撤时断不肯缴军装。日人登岸,民必歼之。”与这一场面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9 .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下图中属于19世纪90年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0 . 阅读下表。由此可得出的最恰当结论是下表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
项目参战舰艇(艘)火炮(门)兵力(人)舰船损失伤亡人数
中方1019120525艘沉没1200
日方1227235665艘重伤300

A.日本海军损失惨重
B.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C.中国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D.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