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7 道试题
1 . 《条款官话》,是琉球国的汉语官话著作,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琉球外交的“应答标准”。下图中文字的大意为清朝人问:我听说你们琉球发了文书给英国军机大臣和西洋人,是真的吗?琉球人回:这是为了留在琉球的英国人伯德令产生的被动交涉,不是我们要主动和大英勾搭的。据此可知(     

《条款官话》书影(成书于1866年)
A.清廷的宗藩关系逐渐瓦解B.藩属国近代国家意识觉醒
C.清内部统治危机日益显现D.外交策略受汉语系统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湘军所用枪炮均购自西方。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创立,至1904年日可生产多种火炮、后膛装弹的步枪、地雷水雷,其下辖炼钢厂炼成好钢近千吨,还能自行轧钢。这表明洋务运动(     
A.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B.推动了军事近代化
C.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D.引领了社会的转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因高丽朝贡使者往来频繁,告谕中书省限制其贡期及贡品数,“宜令遵三年一聘之礼……所贡方物止以所产之布十匹足矣”。同时亦将此意转谕安南、爪哇、真腊等国。进京朝贡的人员住在会同馆,“旧例各处夷人朝贡到馆,五日一次放出,余日不许擅自出入,惟朝鲜、琉球二国使臣则听其出外贸易,不在五日之数。”明政府还规定了各国入贡的贡道,要求朝贡船停泊在指定的港口,按规定的路线将贡品运送至京。

——摘编自李金明《试论明代外朝贡贸易的内容与实质》

材料二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渔民被台湾土著杀害,出兵台湾。清政府郑重指出:台湾、琉球“二岛俱我属土……裁决固在于我”。1883—1885年中法战争后,法国占领越南。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承认朝鲜“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故凡有亏损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自此,晚清封建宗藩体制彻底崩溃。

——摘编自林龙飞《晚清宗藩体制的解体》

材料三   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各国政府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中国政府采用灵活的方针处理外交问题,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不经谈判即行建交的办法;对民族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先谈判后建交的原则,在对方明确表示不承认台湾的国民党政权,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再就建交具体问题进行磋商;对于美、英、法等国,则不急于采取行动与它们建交。新中国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反映了新中国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特别是同邻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真诚愿望。

——摘编自于化民《“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对外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外关系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及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国家对外关系的主要因素。
4 . 1874年4月,日本借口台湾高山族杀害琉球渔民一事悍然出兵台湾。经美国调停,中日达成协定,协定认为日本侵略行为是“保民义举”,而这等于承认日本是琉球的保护国。这一结果(     
A.提升了日本的综合国力B.推动中国外交体系的近代化
C.导致了列强的联合侵华D.加速了传统宗藩体系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87年,张之洞向清政府提交报告,指出外国银元在广东等地流通,“民间争相行甩”,建议中国通过新式机械自铸银元来驱逐外国银元。张之洞旨在(     
A.杜绝洋元在华流通B.实现铸币工艺近代化
C.维护中国货币主权D.扭转晚清的财政困局
2023-08-29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883年初,法国驻华公使宝海向法国国内发去信号:“李鸿章可能已奉命前往广州担任对安南军事行动的最高指挥。他可能拥有15万大军。”茹费理内阁回电“1883年的中国与1859年的中国并无不同”,谁曾想在两年后,茹费理内阁却因此而倒台。这折射了(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洋务运动增强清朝的实力
C.中国西南的战略地位提升D.法国政府战略目标未达成
2023-08-28更新 | 37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八)
7 . “1895年日本迫使过去一直高高在上的清帝国签下了城下之盟,这时中国人平静的心情不再平静,这才引起了中国人对整个文明的信心的崩溃。”材料所述的“崩溃”(     
A.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B.导致了义和团运动兴起
C.引发了清政府的新政改革D.推动了救亡图存的深入
2023-08-28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钱乘旦先生提出了“反现代化”的理论假设。他认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价值取向,扭转现代化的方向,达到抵制现代化、回归传统社会的目的。下列符合“反现代化”理论假设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9 . 晚清时期外国商品的涌入和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给传统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宗族和家庭不能再为那些失业的、患病的、贫困的家庭成员提供帮助和慰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列强侵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B.西方文化传播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C.手工业者和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D.传统家族社会在外来侵略下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在论述近代早期工矿企业创建的情形时说,一种情形是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寻求封建专制政权的庇护;另一种情形是企业持上外国字号,聘请外国经理,向外国政府注册。该学者意在表达,近代早期工矿企业(     
A.技术依赖性较强B.生存发展的环境恶劣
C.买办性特征凸显D.经营管理的模式多元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