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是因为当时的先进人士认识到挽救旧中国就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斗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2021-11-20更新 | 203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2 .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2021-09-27更新 | 361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4届辽宁省铁岭市第一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新竹秀才姜绍祖自散家财,招募义军,组织抗日。台湾苗栗秀才徐骧率义军与敌人浴血奋战,中弹跌倒时,仍然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这些旨在说明
A.是中国儒家思想品德的缩影B.知识分子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
C.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D.是顾炎武亡国思想的主要表现
2021-07-31更新 | 443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朝阳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020-09-22更新 | 430次组卷 | 9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洋水师战败后的第三天,道台牛昶昞给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写信道:“广甲、广乙今已沉坏,粤东三舰只残广丙一舰而已。广东军舰不关今日之事,若沉坏其全舰,何面目见广东总督?愿贵官垂大恩,收其兵器铳炮,以虚舰交返,则感贵德无量。”从信中内容可知牛昶昞
A.还没有近代民族国家观念B.对北洋舰队有深厚情感
C.缺乏对日本侵略的警惕性D.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6 .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A.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
B.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C.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
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2019-08-11更新 | 456次组卷 | 3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日本获得赔款增强国力
B.三国还辽旨在维护中国主权
C.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D.列强掀起了强瓜分中国狂潮
8 . “赔偿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以上内容出自
A.中英《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中日《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为挽救民族危机,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努力和探索。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口号
B.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局,广为制造”
C.台湾人民“鸣啰罢市”,发布檄文“绝不拱手让台”
D.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10 . 下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  )
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
B.甲午战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
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
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