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曾设立男女馆制度,其中女馆一般以25人或50人为1馆,以较早参加的广西、湖南太平军女战士为馆长。她们集体生活,每天平均发给一定的口粮并无偿承担各项劳动。据此可知,这项制度(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B.巩固了太平天国的统治
C.提高了妇女的身份地位D.反映了太平军注重劳育
2023-12-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866年,恭亲王奕䜣以总理衙门的名义奏请增设天文算学馆,拟选取20岁以上的满汉举人入馆学习。山东道监察御史张盛藻上奏称此举“是重名利而轻气节,无气节安望其有事功哉”,此言论在北京一部分官员中引起了强烈共鸣。这反映出当时(       
A.洋务运动遭到严重挫折B.总理衙门权力的衰微
C.儒家传统思想开始复苏D.洋务新政实施的艰难
3 .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下列各项内容最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五处港口”
B.“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
C.“应准⋯⋯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D.“中国民人,概不准在(使馆)界内居住”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阳铁厂于18918月开始兴建,1894628日开炉。 开工之初,汉阳铁厂生产不畅,1895年仅生产铁4360吨、钢680吨。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清廷财政困难,提出招商承办。汉阳铁厂于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由盛宣怀接办。 官督商办后,为解决燃料和钢质量问题,汉阳铁厂决定改采江西萍乡煤矿,并改造和扩建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于1907年改造完成,产品质量提高,产量增长,除向芦汉、正太等铁路提供钢轨外,还向美国、日本和南洋群岛出口产品。1915年,汉阳铁厂从德国引进1座日产生铁250吨的高炉(4号高炉),并于1917年建成。一战期间生产最忙碌时,汉阳铁厂开日产250吨高炉2座、日产100吨高炉2座、容积30吨平炉7座,每日约产生铁700吨、钢200吨。 1917年汉阳铁厂铁钢达最高产量,合计192582吨。一战后,钢铁价格剧跌,国内军阀混战,汉阳铁厂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21年民国政府改变钢轨标准,致使近5万吨钢轨报废,炼钢、炼铁先后停炉,至1924年汉阳铁厂全部停产。

——摘编自何太平《汉阳铁厂与洋务运动时期的其他钢厂—中国近代钢铁工业蹒跚学步》

(1)根据材料,指出汉阳铁厂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汉阳铁厂最终“全部停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 60年代,因为社会的大破坏,国家税收的减少,大量人口的丧失,故清政府无力主持社会的重建工作,地方社会随即发挥了非凡的动力,诸如慈善、治安、防卫、宗教等工作,社会便在此种动力的推动下得以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中央集权力量削弱B.地方自治形成完整体系
C.清廷统治土崩瓦解D.清廷积极推动地方自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所示为1872至1895年间在中国境内创办的近代企业统计情况。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类型

统计总数/家

资本总数/元

工人人数/人

国人创办企业

90

25 126 895

60 000

外国在华企业

16

4 829 000

34 000

中外合办企业

1

629 370

A.民族企业全面占据优势B.列强经济侵略遭到一定抵制
C.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近代民族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资政新篇》中,洪仁玕痛斥“动言风煞(水),致珍宝埋没不能现用”的现象,主张于全国21省通21条大道;而到了19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洋务派官僚倡议修建铁路、开采矿藏时,朝野守旧势力纷纷援引风水龙脉之说相指责。对比两者可知(       
A.洋务新政后期的改革越来越趋向保守B.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资政新篇》体现先进国人的近代观念D.洋务运动违反了向西方学习的历史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郑观应认为:“(日本)近年来效法泰西力求振作,凡外来货物悉令地方官吸力进求,招商集股,设局制造,一切听商自主,有保护而绝侵挠故而使得日本“所出绒、布各色货物不但足供内用,且可运出外洋”。由此可知,郑观应主张(     
A.国人需要突破“中体西用”的束缚B.中国要努力参与世界贸易竞争
C.清政府应为工商业发展创设条件D.洋务官员须扩大官办企业规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76年京师同文馆制定的八年课程:前三年学习语文及西洋史地,第四年授以算学、代数,第五年为几何、三角、博物,第六年为实用重学、微积分、测量,第七年为化学、天文、地质矿务,第八年为政治、经济、国际法。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西式教育普及B.全面学习西方文明
C.满足洋务运动的人才需求D.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式人才
10 . 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外资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的91.9%,棉纺生产的76.6%,内外航运的84.4%。截至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这一现象反映了(     
A.边疆危机日益严重B.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削弱
C.列强加紧资本输出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