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面文本框展示的是某同学在探究中国近代某次事件的特征时得出的若干结论。据此推断,该同学探究的事件可能是(     
▲以外部压力为启动力
▲ 以移植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 技术为主要途径
▲以内外结合,新旧结合为基本方针
▲以土洋并举,以洋带土,以土养洋为模式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D.新文化运动
2 . 陈恭禄指出:这场败仗无可否认地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和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这场败仗”产生的影响是(     
A.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B.战后地主阶级开始学习西方技术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023-12-3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884年,醇亲王奕譞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期间,衙门中没有海军人才,反而成为官员徇私舞弊、安插子弟的肥缺。衙门诸章京除李鸿章力荐的傅云龙是汉人外,其余全为旗人。这反映了晚清(       
A.民族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B.人才不足是甲午战败的根源
C.“海防”并未引起当局的重视D.政治腐败制约了近代化发展
2023-12-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含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60年代,针对英方要求扩大洋轮航行特权,李鸿章认为外国轮船可能逃避厘金,蒸汽轮船易对沿途的木船运输造成威胁,这对动荡后的江南重建不利,并于1864—1865年关闭了杭州、苏州和上海之间的外国轮船运输贸易。由此可知,当时(       
A.传统财贸体系面临挑战B.闭关锁国观念根深蒂固
C.外资入侵得到有效遏制D.地方督抚离心倾向明显
2023-12-28更新 | 23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上学期一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5 . 日本侵占台湾后,台湾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1895年5月至10月,台湾义勇军和留台清军展开了一波又一波反抗日本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子日本的坚强意志。留台清军的将领是(       
A.左宗棠B.邓世昌C.刘永福D.郑成功
2023-12-2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海宁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外交思想主要内容
19世纪40-50年代剿夷抚夷将英法视为传统的夷狄,先以武力“剿夷”,不敌之后再以议和“抚夷”,以“赏赐”的形式进行的割地赔款则是抚夷的必要手段
19世纪60-70年代商战抗夷“与各国通商宜以商战”“分洋商之利”“以商敌国”“寓兵于商”
19世纪80-90年代以夷制夷吸收欧洲均势外交思想,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相互制衡,如联德制法、联英制日、联俄制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外交思想的演变。
7 . 下表所示现象合法化时间应该不早于(     
时间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家)
甲年80
乙年800
丙年933
A.19世纪40年代前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上半叶
2023-12-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8 . 面对《马关条约》的赔款,日本外交大臣直言:“在这笔赔款之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的日元。(以前日本)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史料指出日本通过该条约获得的赔款对日本最有利的影响是(     
A.增加了日本的财政收入B.有利于加速日本资本的积累
C.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D.有利于日本的资本输出
2023-12-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三)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农抑商作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经济政策,在历代王朝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明清处于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其重农抑商政策亦带有时代的烙印。明清时期,政府在市场交易中依托行政手段,限制民间商人的自由经商活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为了控制垄断市场,清朝建立了牙行制度,强迫规定民间商人的交易活动必须通过牙行这种中介机构来进行。同时,为了征收关税,稽查商货,还建立了榷关,强制干预规定商品的贩运路线,这些措施都严重打击了商人发展商业经营的积极性。清政府实施的榷关制度,所产生的商业利润,基本上成为封建官府的资本,阻碍了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影响到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摘编自肖溱《重农抑商政策与明清社会经济》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发端于洋务运动。比之于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进行的产业革命,中国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的冲击,为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引进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也创置了一些有益于近代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设施,但因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不论是官府出资兴办的军事工业还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都难以挣脱君主专制传统的羁绊。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政府抑商政策的主要表现形式,并简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023-12-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国际环境来讲,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迫使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要求“自强”。从国内环境来说,农民起义的冲击,迫使清朝最高统治者允许洋务派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于是洋务运动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

——摘编自《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

材料二洋务派“借法”30多年,共兴办了60个使用机器的近代企业,总计投入经费约5300万两。其中军事工业21个,创办及历年增添设备经费约1500万两,其他近代企业39个,投资3700万两。以30年计算,平均每年2个,投资170余万两。如果再加上在洋务派影响和特别批准下,以官督商办名义兴办的民族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也不过共有120余个,合计投资约5800万两,平均每年4个,投资不及200万两,这样的数字不仅根本无法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即使起步差不多同时的日本,截止1892年的25年中,最后共建成了5600多个公司,总计资本2.89亿余日元,平均每年设立225个公司,资本1100余万日元,约合中国银两700多万两。

——摘编自樊百川《清季的洋务新政》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2023-12-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