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5 道试题
1 . 苏州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是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人口城市,近代把它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4-01-1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汉台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太平天国称“天朝”,领袖称“天王”,改南京为“天京”定作都城,颁布的纲领文件称“天朝田亩制度”。这说明太平天国(       
A.利用天命对抗清朝B.根据宗教制定纲领
C.借助神权加强统治D.渴望得到列强承认
2024-01-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汉台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文中所说的“进步”是指(     
A.洋务事业由军事发展到教育、交通和民用工业
B.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
C.近代化的路径由实现国家富强到争取民族独立
D.社会变革方式由中体西用到维新改良再到革命
2024-01-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洪洞县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近代以来,中国不断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英勇的中国军民也不断掀起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下面是某位同学做的相关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填(       
A.郑成功驱逐殖民者收复台湾B.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
C.刘永福率台湾人民武装抗日D.杨靖宇率东北抗联牵制日军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1864年)

材料二   (梁启超在评价洋务派时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船耳、机器耳。

——梁启超《李鸿章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曾国藩、李鸿章的共同主张,并说明提出主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在学习西方认识上的新突破及其实践活动。
(3)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此阶段学习西方的特点。
2024-01-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晚清驻外公使地域分布统计表

广东

江苏

浙江

贵州

江西

直隶

山东

旗籍

1875—1894

6

5

4

1

0

0

0

2

1895—1911

8

7

8

0

1

1

1

10

据表可知,影响晚清驻外公使地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清政府创办洋务政策的变化B.维新运动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C.地区经济水平与开放的程度D.列强势力范围与实力的不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自强新政”兴起时,正值咸丰时期,中经同治、光绪两朝(19世纪60——90年代)。这个王朝是半殖民地状态下的封建王朝,丝毫没有资产阶级的气息,而且中央政府未曾提倡、主导“自强新政”,提倡新政的是几个大臣。最高当局驾驭在洋务派和反对洋务派的顽固派之间,掌握官场动向。企业都掌握在官僚手里,对民间办企业不是像日本明治政府那样全力支持和倡导,而是加以限制、阻挠。那时采取的“官督商办”的企业形式,是有别于东西各国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官”在企业中的辖制作用。民间企业在官僚和帝国主义压制下的成长,是极其艰难的。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指出材料中“自强新政”所对应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间企业”成长艰难的原因。
2024-01-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56年,战火又起,与前次战争相比,清朝没有丝毫的进步,完全是重复错误。战后,新兴的地方军政集团做了一些“师夷”的功夫。于是,兴起了(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9 . 晚清时期“外洋”词义同时具有指代中国管辖区域和外国的含义。下表中“外洋”不同含义使用频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清实录》中“外洋”不同含义使用频率及含义统计表

嘉庆朝(1796—1820)

道光朝(1821—1850)

咸丰同治朝

(1851—1874)

光绪宣统朝

(1875—1911)

中国管辖之

“外洋”

外国同义之

“外洋”

中国管辖之

“外洋”

外国同义之

“外洋”

中国管辖之

“外洋”

外国同义之

“外洋”

中国管辖之

“外洋”

外国同义之

“外洋”

74

4

141

19

27

25

8

148

A.天朝上国观念崩塌B.中外交涉事务频繁
C.中国被动学习西方D.近代外交理念萌发
2024-01-0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某位历史人物在提出“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银行转输上下,藏富于商民,振兴商政、保护商款,……有益于市面也”。下列选项与该历史人物相关的是(     
A.1876年轮船招商局发行股票B.1865年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
C.在北京首创中国通商银行D.其创办的银行先后在汉口、烟台等设立分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