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
2021-06-13更新 | 13534次组卷 | 107卷引用:河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仿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晚清时期,地方督抚不设属官。曾国藩、李鸿章等出于地方军务需要,自设善后、厘金等局,招募官员、幕友入局办事形成幕府,幕府逐渐掌握了部分军事权、财政权和人事权,实际上行使省一级政权的职能。这一现象(     
A.遏制了列强侵略的势头B.反映了晚清政治的现代化
C.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变革D.体现了政治权力结构变动
3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2022-11-03更新 | 1790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2019-01-30更新 | 4638次组卷 | 116卷引用:河南省友兰实验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间周考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厘金是清王朝于1853年开征的对几乎所有商品征收的一种商品贸易税。所谓“厘金”主要是对过境商品进行征收。厘金最滥时期,全国厘卡一万多处,密集地区,几十里地就设置多个厘卡,过境商品层扒皮。"货物逢关抽厘,税率较高且重复征收。厘金的实施(     
A.抵制了外国商品的倾销B.阻碍了国内统一市场发育
C.瓦解了传统的自然经济D.冲击了清政府的抑商政策
2023-04-17更新 | 59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2023届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法西洋之善法”,不仅要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武器、设备,还应系统学习其法规、制度,“变风气法度”,与“西人并雄”。上述主张(     
A.体现了国家治理方略的探索B.推动了传统社会的转型
C.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D.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2023-04-28更新 | 589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太平军的缺点“在于没有注意到民族文化传统势力之重要,只图激起革命,甚至对于传统文化加以过分的蔑弃,一切目之为妖,而别拥伪造的天父天兄,读圣书,做礼拜”。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     
A.动摇了儒学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B.超越小农生产方式的实际
C.遭遇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D.缺乏科学思想武器的指导
8 . 1860年6月,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任命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节制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督办江南军务。从此湘军以两湖地区为募兵之源,以苏、皖、赣三省为粮饷保障。1861年又成立安庆内军械所,仿制开花炮、弹药及轮船,为湘军提供武器装备。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由此发轫B.清朝统治福祸相依
C.形成近代军阀割据D.清朝中央集权削弱
9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出现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有关两者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②后者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主张私有制
③两者都顺应农民要求,都能调动农民阶级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
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有学者认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政府及进步官员很难奋发图强寻求改变,中国也很难开启近代化之路;假如没有这场革命,就不会有满汉官僚地主实力对比的巨大变化,也不会有汉族湘淮系官僚集团的迅速崛起。该学者意在说明这场革命(     
A.促使清政府中央权力下移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D.激发了国人的政治热情
2023-03-26更新 | 40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