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2 道试题
1 . “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愤图强。”在此,李鸿章
A.较为客观地评价了这场战争的性质及影响
B.认为这场战争华战争是日本长期预谋的和有计划性的
C.指出了战争对国人警醒的一面,但是却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D.战争促使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022-05-11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痛陈:“从此西方列强再也不把中国视为东亚‘睡狮’,而把它视作可以任人宰割的猎物,并立即掀起了一片瓜分中国的叫嚣”。材料中的“此”指的是
A.甲午战争B.公车上书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武昌起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中国外国
19世纪60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1865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1866年,中国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完成
18649月第一国际成立
1866年,德国的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67年,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摘编自李亚凡《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为19世纪60年代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工业革命与洋务运动

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运用中国和英国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结构完整。
2022-05-08更新 | 309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72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顽固派把该企业视作眼中钉,舆论上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不满。轮船招商局屡被弹劾,京中言官要求对其统制,乃至收归官办,被李鸿章顶住。关于商办与官办的斗争
A.反映洋务企业管理权的争夺B.动摇了清政府统治基础
C.影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表明保守舆论左右决策
2022-05-07更新 | 360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陈寅恪先生提出“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成为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A.洋务运动强调“中学为体”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
B.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行不通
C.清末新政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注定无法成功
D.新文化运动全面否定传统文化走向极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今天所称的洋务运动有过好多名目,可以说有名有字有号。洋务运动是一个反映时代的概念,它概括了近代历史一个阶段中所出现过的活动和事物,本无褒贬之义。相比之下,稍明新旧区分应该是
A.同治中兴B.清末新政C.夷务运动D.同光新政
2022-05-02更新 | 372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纲领。因为西学是新学,中学是旧学,“中体”和“西用”不会互相侵犯,“用”在“体”中会发酵。这说明“中体西用”的思想
A.束缚了知识阶层的思想进步B.无法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C.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促进了社会的新陈代谢
2022-05-01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4月份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评论:如果说鸦片战争只是唤醒了少数有识之士,那么此次战争则刺痛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加速了统治集团分化,他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焦虑和抗争,引起了中国社会强烈的震荡。据此可知,“此次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10 . 1861年3月,留驻南京的英舰指挥官与太平天国签订《阿普林与太平天国官员谈话纪要》,规定英商可自由通行长江中下游,太平军“若攻打镇江、九江和汉口,将提前告知英国”。据此,该“谈话纪要”表明
A.中外和好的局面已形成B.英国支持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赞成中外通商D.列强奉行严守中立政策
2022-04-26更新 | 49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