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60年,清政府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事;后曾又举荐其门生李鸿章为江苏巡抚,好友左宗棠为浙江巡抚。这样的安排
A.反映出清朝中央集权政治的削弱B.表明清政府放弃重满轻汉的政策
C.利于通盘筹划镇压太平天国运动D.为洋务运动的开展作了组织准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太平天国规定:妇女和男子一样分田,同男子一样享有平等的参政参军权,废除封建买卖婚姻制度,结婚有发给作为证书的“合挥”,主张一夫一妻制。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民主和平等的精神B.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思想
C.含有富国和强兵的愿望D.主张实现妇女彻底解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清朝晚期,有两份针锋相对的檄文,一份是《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另一份是《讨粵匪檄》:“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胡虏”“外夷”指外国侵略者
B.发表檄文的是清政府和革命派
C.分歧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
D.对立双方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
2021-07-23更新 | 340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
2021-06-13更新 | 13534次组卷 | 107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独立作业(10)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53年,清政府为筹措军饷、在扬州设局劝捐,按地亩多寡抽捐,同时向扬州附近米行抽捐,每米一石指钱五十文助钠,对华商征收商税。此后厘金制度逐渐遍行全国,代替了原先的国内常关(过境税)。厘金制度的逐步推厂
A.加剧了中国的殖民地化B.促进了中国外贸的繁荣进步
C.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D.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6 . “同(治)光(绪)之际……时大乱(指太平天国起义)初平。……李鸿章、翁同龢,亦联袂而起。时封疆大吏汉人居半,即枢要之地,实力亦渐加增。”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导致清政府政治权力结构变化B.为洋务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C.加剧中央与地方势力集团矛盾D.推动了清王朝统治集团的分裂
7 . 某学者曾评论:“在革命战争中,太平天国扫荡了清朝的八旗和绿营,清朝依靠汉族地主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的支持,维持住它的濒临绝境的统治。到太平天国失败后,全国兵权、财权都分握于曾国藩一系的湘军和李鸿章一系的淮军人物的手里。”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彻底清除了清朝的八旗和绿营B.造成了中央政府权力下移局面
C.动摇了清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D.形成了两个政权长期对峙局面
2021-02-25更新 | 657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新起点考试巩固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洪秀全在其《天条书》初刻本中引用《诗经》中的"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皇矣上帝,临下有赫";《尚书》中的"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上帝弗顺,祝降时丧";《易经》中的"先代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等。洪秀全征引这些经典意在
A.为其政权合法性寻找依据B.宣传拜上帝教组织发动起义
C.借助儒学为皇权统治服务D.利用传统文化构建人间天国
2021-02-24更新 | 28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学校2021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新高考)
9 . 《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私有制,而《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的两个纲领
A.经济主张相互矛盾B.都受到了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
C.实施社会基础不同D.都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强烈愿望
10 . 太平天国后期,王爷遍地走,一旦被封王,第一件事就是建造王府,于是数不尽的画栋雕梁拔地而起,苏州的忠王府、金华的侍王府都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花了两三年时间建造起来的。后来成为忠王府新主人的李鸿章看了忠王府之后叹其为平生所仅见。这一现象说明太平天国
A.并未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B.官员腐化现象比清政府更甚
C.攀比附会的社会风气浓厚D.依靠“封王”来挽救衰退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