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A.军队贪污腐败盛行B.洋务派任人唯亲
C.军队指挥体系落后D.舰队数量的过多
2024-01-30更新 | 63次组卷 | 26卷引用:【区级联考】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2 . 下表反映了1894—1897年清政府新设军事工厂的概况,对此表格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厂名

厂址

开办年份

陕西机器制造局

西安

1894年

奉天机器局

沈阳

1896年

湖北军火所

武汉

1896年

河南机器局

开封

1897年

新疆机器局

迪化(今乌鲁木齐)

1897年

A.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获得新发展B.甲午战争影响了中国军事工业的布局
C.清政府迈出军事近代化的第一步D.国人普遍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
3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材料认为甲午战争(     
A.造成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了民族的觉醒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朽统治D.刺激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对华资本输出
2023-08-03更新 | 202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4 . 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2023-06-28更新 | 53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一下期教学质量监测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2022-11-03更新 | 1789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惠能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卷
6 . 晚清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个建省高潮: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1885年中法签订《越南条约》,同年台湾建省。这些省的设立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边疆开发
C.应对边疆危机D.抵制民主革命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庆应义塾大学教授藤原洋认为,由于日本避免了和欧美进行全面性武力冲突,能够从欧美进口科学技术,比当时的中国要先进。日本把科技发展的成果,用于增强军事力,所以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了中国。北京大学及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宫川俊彦认为,中国是把甲午战争当成对外关系领域的一件事情来处理,没能全力以赴地对应。日本则是用举国之力来对应中国。

——摘编自蒋丰《日本人是这样看待甲午中日战争的》

材料二   洋务运动期间,大规模舰队的编练、大型企业的建立,曾受到世界瞩目。但甲午战后,由于清政府财政上的原因,这种大规模的建设便停止了。洋务成果虽不能说完全付之东流,但近代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变得更为薄弱了,洋务运动结束了。在这种情况下,年轻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了历史舞台。如果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话,甲午战争则使中国近代化进程蒙受了巨大挫折。

——摘编自马立志《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使中国近代化进程蒙受的巨大挫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方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材料二   条约原文:“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材料三   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四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团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自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1)指出材料一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代官员怎样的心态?
(2)指出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一条约?此款条约还包括哪些内容?(列举2个内容即可)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你认为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原王朝基本采用“因俗而治”“分而治之”的治边方针。清政府收复新疆后,于1884年正式建省,在南疆普遍设立道、府、州、县,其行政建置基本与内地一体化;取消各级大小伯克,使政令划一;清王朝的法律在新疆实行。这反映了清政府
A.更适应国际关系体系下的新形势B.重新构筑国防体系
C.边疆治理理念及措施的重大革新D.积极应对民族危机
10 .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谭嗣同1896年《有感》中的诗句。诗人悲愤的原因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天津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