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表示:“永眠的中华开始觉醒,日本给予清国的刺激,相信对我国将来的进步会发生最有益的影响。”据此可知,李鸿章认为
A.《马关条约》加深了民族危机B.该战争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 . 下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抵起瓜分中国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3 . 据统计,在晚清担任英、法、德、日、俄等11国驻外大使的外交官中,有12人出身同文馆。甚至1889年,已有“使臣所带翻译,大半同文馆学生”之说。这表明京师同文馆的设立
A.推动了近代外交的发展B.促进了政治体制的革新
C.适应了列强侵略的需要D.标志着朝贡体系的结束
4 . 《天朝田亩制度》的原则,一为土地公有,依照产量,将田分为九等。二为计口授田,不论男女,按家口多寡,杂以九等,好丑各半。三为丰荒相通。这突出体现了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
A.具有平均主义色彩B.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C.与资本主义相适应D.最终得以付诸实施
2021-02-04更新 | 448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华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引进近代西方技术、使用机械设备、制造洋枪洋炮的机械化工厂。下列企业与之类型不相同的是
A.福州船政局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天津机器局D.上海机器织布局
6 . 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社会“沉沦”有一个“谷底”,虽然“沉入深渊”,却出现了向上的转机,进步的力量开始酝酿和壮大,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这个“谷底”应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80、90年代
C.20世纪初期D.20世纪30、40年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层贪图享乐安逸,进取心逐渐减退,生活上逐渐腐化。在建设洪秀全住的天王府和杨秀清住的东王府时,大兴土木,宫殿金碧辉煌,林苑雕琢精巧。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
A.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B.兼具保守性与进步性
C.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的窠臼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在广岛设立战时大本营,天皇亲自坐镇.统一指挥军事、政治和外交。清政府没有建立统一的国防军,鸭绿江沿线数万清军,互不相属,互不支援。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战争双方实力对比悬殊B.清朝政府的军事体制落后
C.日本军队军事装备精良D.中日社会动员力存在差异

9 .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时谈到,如果仅从当前需要来看,自造轮船还不如雇买,但要“求其精、求其备,而尽其所长归之中土,相衍于无穷,非许以重资不可”。左宗棠意在

A.重资购买外国轮船以归中国B.兴办民用企业弥补资金不足
C.提高本土技术谋求长远发展D.发展远洋运输打破外国垄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观点认为,“戊戌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但其仍蹈同治维新之故辄者,则迷信清廷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教国。”此观点强调戊戌维新
A.挽救了民族危亡B.秉承“中体西用”思想
C.完成了政治改革D.兼具创新与守旧的色彩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