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结论
A《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主张体现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B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企业,建成新式海军说明中国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
C光绪帝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除旧布新的举措表明清政府实施了完整的资产阶级改革方案
D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出社会主要矛盾是清政府与民众的矛盾
A.AB.BC.CD.D
2021-04-11更新 | 634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冈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康有为等人于1895年组织成立的强学会是一个“京师高级官员俱乐部”,其成员来自军机处、总理衙门、内阁、翰林院等机构。这表明
A.维新派与守旧官僚合流B.维新派的阶级属性发生变化
C.变法成为朝野普遍共识D.统治集团有一定的自救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1861年—1891年洋务运动时期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企业数量对比(单位:个)。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类型1861年1871年1881年1891年
军事工业1111630
民用工业011453

A.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核心内容发生质的变化
C.诞生了中国最早的近代企业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021-03-23更新 | 532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华罗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4 . 甲午战争期间,《申报》作为当时有一定影响力的报纸,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报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为朝鲜必当与日本力争,断不可稍有退让。”“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

——李新军《甲午战争前夕的<中报>舆论》

材料二 《申报》关于甲午战争的相关报告

材料三 《申报》关于甲午战争消息的来源构成


——摘编自曾庆雪《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中报>的失实报道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前夕《申报》对战争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态度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中《申报》关于甲午战争的报道,可以确定的史实有哪些?哪些属于失实报道?依据材料三分析失实报道出现的原因。
(3)对《申报》关于甲午战争的态度与报道,应该如何评价?
2021-03-22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燕博园)
5 . 《时局全图》(《远东的局势》)是19世纪末近代革命宣传者谢缵泰生参照西方的“瓜分图”修改或翻译而成的时事漫画。该漫画
A.全面展示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B.给国人以“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C.直接引发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D.反映了作者变法维新的爱国情怀
2021-03-22更新 | 28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燕博园)
6 . 下表为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部分近代工业
时间创办人企业名称备注
1861年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军事工业
1865年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当时清政府最大的军事工业
1866年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当时清政府最大的造船厂
1890年张之洞湖北汉阳枪炮厂湖北兵工厂的前身

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A.以求打破列强对力量的垄断B.求富思想与日俱增
C.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D.涉及行业范围广泛
2021-03-22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燕博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这说明“这场革命”
A.加速了清朝统治的瓦解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受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D.获得了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为江南乡村绅士管庭芬所作日记,据表可知
时间内容
咸丰十一年六月十七日“余家每日仅食粥”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除夕生活困顿,未能饯腊,郁郁而寝,感慨“白头老母频嗟叹,八十余年无此穷”
同治元年五月三十日“时米价至万钱一石,举家食粥,尚不能继,忧虑之极。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一日“米价昂至万三千钱一石,民不聊生,余家仅杂粮和以糠枇作糜,苟延旦夕,然尚恐不继。"
A.洋务运动的求富目标难以完成B.第二次鸦片战争加剧了粮食危机
C.阶级矛盾的激化影响农业生产D.民食维艰成为当时全国普遍现象
10 . 李鸿章说:“自秦政变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今各国一变再变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之而不悔。”材料表明李鸿章主张
A.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B.学习西方的变法改革
C.坚持中国的守法传统D.为人臣必须明哲保厚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