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森严,称号、服饰、仪卫舆马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准逾越。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否则就要受到严厉惩处。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B.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C.顺应当时历史发展潮流D.放弃了反封建斗争
2 .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到1884年累计核收船舶运费1713.7万两,加上跌价竞争使外商收入大大减少,中国少溢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这表明招商局的创办
A.控制了中国航运市场B.实践了"实业救国"
C.扭转了中国外贸逆差D.具有外争利权的作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读∶lià,意为同等),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万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庚申(咸丰十年,1860年)以后,夷势驳驳内向,薄海冠带之伦,莫不发愤慷慨,争言驱逐。局外之营议,既不悉局中之艰难;及询以自强何术,御侮何能,则茫然靡所依据。自古用兵未有不知己知彼而能决胜者,若彼之所长己之所短尚未探讨明白,但欲逞意气于孤注之掷,岂非视国事如儿戏耶!"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5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李鸿章对时局作出上述判断的事实依据有哪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外部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应对上述时局的举措,并说明其结果如何。
4 . 据载,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后,当地民众请巡抚唐景裕向清政府转达:“台湾属倭,万姓不服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愿人人战死而守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反映出台湾人民
A.不甘被西方奴役的呐喊B.誓死不屈的民族爱国精神
C.对政府割让台湾的愤怒D.坚决反抗日本的残暴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彻底实现了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B.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C.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D.推行“自强”“求富”的新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893年,日本提出的《军备意见书》认为:对日本而言,当时最重要的是夺取东亚霸主地位;为此,首先要确保控制东亚战略要地朝鲜,并尽快寻找机会对华作战。这表明
A.甲午战争中国必败B.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C.日本侵华蓄谋已久D.西方列强纵容日本侵华
8 . 自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做着各种各样的梦:“梦想有坚船利炮,梦想有新型工业,梦想有民主制度……”最先将“新型工业”梦想付诸实践的是(  )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由于《天朝田亩制度》
A.平均主义的理想对农民的动员和激励作用B.规定的集体耕作制度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C.男女平等的主张使妇女成为太平军主力D.“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符合农民利益
10 . 1895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给幕僚叶大庄的信中写道:(洋人)“夺我丝绸、纱布、小轮之利”,所以“我急宜筹护华商、华工之法,以抵倭人”。这一建议得到清廷认可。促成这一认识的原因是
A.受中体西用思想影响B.西方国家在中国倾销商品
C.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D.西方国家获投资设厂特权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