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太平天国是要排满,义和团是要灭洋。但在口号标语上说,太平天国明是打着上帝的旗帜,而义和团之口号,亦是要排斥洋教,而打着中国道教诸神的旗帜。”这说明(       
A.基督教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B.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C.近代东西方文化不可能融合D.本土宗教受到西方宗教的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官方统计,上海的人口从1853年的54.4万人,猛增至1865年初的69万人,新增人口主要分布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分别增长8.2万和5.5万。导致这一时期上海人口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B.民族工业的兴起
C.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束D.外国资本的涌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代汉族官僚对满清皇室绝对服从开始松动,源自于鸦片战争后汉官集团开始逐渐垄断了对外交往、洋务现代化运动和地方武装开始。满清皇族为了维护对全国名义上的统治,被迫通过让渡出在一些地方的绝对权力来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导致这一变化的是(     
A.西方坚船利炮打开国门B.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C.程朱理学思想统治松动D.湘淮军地方势力崛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约从18世纪末叶起,随着西方商人和旅行家对中国的报道日益增加, 以往耶稣会士笔下对中国的理想主义报道被挤到一边。商人们对中国文化或者对中央王国的精神生活少有兴趣,只对对华贸易和赢利兴致勃勃。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工业革命以及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西方列强借助优越的技术和军事力量追求殖民扩张,追求强权的获益,并以此代替了对中国的兴趣。当时,不是中国,而是欧洲陷入了一种自大感和欧洲中心的精神状态中。以往对中国的和谐之音出现了反转,中国和中国人的图像已变得怪诞不经,滑稽可笑,甚至穷困潦倒,毫无希望。

——摘编自邵灵侠《文化碰撞: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德文化交流》

针对材料所述情况,请你以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真实状况反驳材料中的观点。(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3-06-21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太平天国实行“圣库制度”,“将田产屋宇变卖,易为现金,而将一切所有缴纳于公库,全体衣食俱由公款开支,一律平均”,“因有此均产制度,人数愈为加增,而人人亦准备随时可弃家集合”。据此可知,此制度(     
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适应了革命战争的需要
C.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咸丰帝1851年登基之初,清廷执行对西方强硬的外交政策,但随后却开始向西方妥协,推出“借师助剿”的策略。这主要是因为(     
A.地方官僚集团的崛起B.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出
C.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D.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廷授曾国藩钦差大臣、两江总督,统辖江南四省军务,奉旨在湖南、安徽编练地方武装,称为湘军、淮军。湘淮军变通旧制,实行兵为将有,逐渐取代八旗、绿营兵的地位,一批湘淮军将领担任了地方督抚。这说明(     
A.政府选官制度进行调整B.清廷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C.晚清统治基础严重动摇D.满汉民族矛盾趋于缓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太平天国起事后,清兵廷官不能阻挡,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号召乡人组织湘军,湘军的营制、训练全由曾、左等人自己规划操作,粮饷也自己筹办。李鸿章招募编练淮军,淮军将领在作战行军时期,由清廷以地方封疆大吏的名位,有动员当地资源的权利。湘军、滩军的崛起(     
A.体现浓厚的宗法血缘特征B.推动了晚清军事的近代化
C.加速了清政府政权的垮台D.影响了晚清政治权力结构
9 . 《天朝田亩制度》的原则,一为土地公有,依照产量,将田分为九等。二为计口授田,不论男女,按家口多寡,杂以九等,好丑各半。三为丰荒相通。这突出体现了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
A.具有平均主义色彩B.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C.与资本主义相适应D.最终得以付诸实施
2021-02-04更新 | 448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文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