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其波及自己的势力范围,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6月21日,慈禧太后做出向各国“宣战”决定,6月26日,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保护东南章程九款”。这表明(       
A.清中央政府对东南互保运动的认可B.东南督抚认清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C.中央集权在晚清时期遭到严重削弱D.东南互保运动使南北分裂趋势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00年6月21日,清廷发布上谕向各国宣战。但张之洞等地方大员却拒绝执行,寻求自保,由此出现了“京城混战,地方和平”的奇怪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     
A.刺激列强掀起瓜分狂潮B.说明满清统治土崩瓦解
C.加剧了中国的边疆危机D.是中央权力式微的体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其波及自己的势力范围,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6月21日,慈禧太后做出向各国“宣战”决定,6月26日,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台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保护东南章程九款"。这表明(     
A.地方势力的削弱B.清政府统治根基动摇
C.列强势力的强大D.东南各省已实现独立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01年6月,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主的东南督抚们与列强达成互保约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归南洋大臣……切实保护”等条款。这些约定的达成(     
A.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B.表明中央权力开始下移
C.加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D.便利了联军在南方侵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指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列强瓜分中国狂潮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重大事件
1840-1842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
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71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
1874日本出兵侵犯中国台湾南部地区
1883-1885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88-1889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西藏战争
1894-1895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19世纪90年代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出现“瓜分危机”
1900-1901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40-90年代列强侵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
7 . 八国联军中的法军司令弗赖称:“中国参战军队往往能在战场的任何一个位置迅速集结起一支拥有强大防御阵地的军队,1901年4月联军之德军在向山西边境推进时就遭遇了这一麻烦,中国军队借助狂风暴雨掩护的夜袭、水攻以及防不胜防的地雷战等,给联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这可用于说明
A.晚清军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B.中国参战军队取得辉煌战果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得人心D.传统军事方略仍有较大影响
8 . 1900年6月21日,清廷发布向八国宣战的诏书,李鸿章看到这份诏书的第一反应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之后各国代表在上海领事馆商定完毕《东南互保章程》。有学者认为,这次任性的宣战其实是给11年后的辛亥革命作了一次提前预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B.广东省率先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C.该战争的性质与辛亥革命一致D.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9 .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而南方各省督抚却与英美列强达成“东南互保”协议,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这表明
A.地方出现分裂割据局面B.清政府统治遭到动摇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义和团运动已经失败
10 . 井陉县孙庄村位于河北山西结合部,村里矗立着邻县南望楼、西冶各街村为孙庄村立的《施饭济困》碑,碑文为:“时值洋兵过境,避乱栖于马头红山,多有势迫情皇,升米未带者,数日未餮。幸蒙仁村意气相激,古数余里登山施饭。至德当旌,籍以刻石流芳,永感盛德。大清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上旬平邑。”这一石碑见证了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