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图所示漫画题为《慈禧说要“杀尽‘远人’”》。该漫画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D.《辛丑条约》的签订
2024-01-3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钦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中国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如果违反将处死刑;中国各省官员需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即革职。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其波及自己的势力范围,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6月21日,慈禧太后做出向各国“宣战”决定,6月26日,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台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保护东南章程九款"。这表明(     
A.地方势力的削弱B.清政府统治根基动摇
C.列强势力的强大D.东南各省已实现独立
4 . 八国联军初入北京时,内部分歧较大,俄国支持李鸿章与慈禧,英、德则不承认慈禧的政权。德国主张先将重要祸首(主要指慈禧)交出,再行议和。最后,列强仍以慈禧政府为交涉对象。出现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
A.联军内部彼此猜疑的加剧B.中国人民反抗力量的显现
C.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开始D.慈禧政府统治秩序的恢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表明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0-11-16更新 | 35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西南宁九中高一上学期期考历史试卷
6 . 1900年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帝国主义强行推行其政治、经济、文化等侵略政策的必然结果,说明了(     
A.列强对华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B.列强竭力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C.八国联军侵华带有偶然性D.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2020-03-01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7-07-14更新 | 724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8 . “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与材料中“议约”有关的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 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2016-10-11更新 | 620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