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打鬼烧书图”是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的宣传画。上联:猪精邪叫自洋传,欺天地,灭祖宗,万箭千刀难抵罪;下联:狗屁妖书如粪臭,谤圣贤,毁仙佛,九州四海切同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该运动使洋教彻底退出了中国B.形象地揭示了运动爆发的原因
C.深刻揭示了中西文明水火不容D.这种行为具有笼统排外的性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00年6月21日,清室向列强十一国宣战后,南方各省督抚不仅没有响应中央积极备战,反而与英美各国缔结“东南互保协议”,寻求“自保”以稳定地方局势。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地方督抚成为列强的代理人B.清政府的中央权威呈现式微
C.地方督抚奉行卖国求荣政策D.地方督抚竭力避免战乱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义和团运动使列强认识到:“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B.基本颠覆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C.体现了明显的盲目排外思想D.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00年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上奏:“盖长江商务英国为重,各国觊觎已久,惧英国而不敢先发,英亦虑各国干预而不敢强占,以启各国戒心。在我正可就其所忌而羁縻牵制之。”此举客观上有利于(     
A.遏制列强在北方的侵略B.激化列强之间的矛盾
C.维护清政府的中央权威D.保障东南经济的发展
2023-02-19更新 | 64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届高三一模(暨上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义和团运动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这场运动(     
A.大大促进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C.缘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有学者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中指出,我们不能因为它是爱国行动就不指出那些消极落后甚至愚昧荒唐的东西,正如不能因为它存在那些消极落后的方面便不敢肯定它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一样。这一事件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国民大革命
7 . 1900年7月,山西巡抚毓贤上奏:“长江、川、东、苏、浙、闽、粤各省,已与各国议明,中外互相保护。两不相饶,各国已经照会应允”。该奏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边疆危机B.甲午战争C.东南互保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世纪末外国列强对中国侵略加剧,并试图瓜分中国。但不久之后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主要是由于(     
A.洋务运动提高了中国军事实力B.戊戌政变后中外矛盾有所缓和
C.义和团运动中中国人民的抗争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己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与瓦德西观点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D.辛亥革命
2023-02-12更新 | 203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主城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学界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才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将这一历史现象归结为“冲击——反应”模式。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模式的是(     
A.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维新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