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据范文澜《中国近代史》所载,1900年6月,慈禧太后决定“招抚”义和团,对各国宣战。此时在广东的李鸿章接到宣战诏书以后,当即以为:“此乱命也,粤不奉诏。”随后授意邮政大臣盛宣怀与东南各省的督抚刘坤一、张之洞等策划同各国领事签订了《东南保护条款》。据此分析,李鸿章等人的举动(     
A.表明了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B.避免了中国东南各省遭列强侵略
C.反映了东南各省督抚的卖国行径D.表达了对义和团运动的大力支持
2024-02-25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汶上县南站镇龙集联中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1891年的宣传画《鬼拜猪精图》。该宣传画(     

A.受“扶消灭洋”口号影响B.易于激发民众的抗争精神
C.抨击义和团运动愚昧无知D.讽刺清政府对外软弱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是梁启超、孙中山和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义和团运动明显具有(     


梁启超
“莠民招乱”“暴徒窃发”( 1900年4月);义和团“一呼而集者数十万人,赴死军前,曾不返顾”“以抗御普世界中显林之众强国”(1900年7、8 月间)




孙中山
为了“排除欧美的势力”,义和团“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被联军打死   了几万人,伤亡枕籍,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 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以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陈独秀
“义和团的野蛮,义和团的顽旧与迷信,义和团时的恐怖空气,我都亲身经历过;我读八十年来中国的外交史、商业史,我终于不能否认义和团事件是中国民族革 命史之悲壮的序幕”
A.群众基础的广泛性B.思想意识的落后性
C.行动组织的严密性D.反抗侵略的爱国性
2024-02-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陈独秀在1918年《新青年》中称义和团是“怪物”,在1924年《向导》中说义和团排外的原因是“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从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可知(     
A.时代背景可能影响撰述者认识B.口述史料必须与学术研究结合
C.多种史料互证可确认历史事实D.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献史料
5 . 一位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在研究某一主题时去图书馆翻阅如图中的经典著作,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救亡图存的探索B.思想解放的潮流C.农民阶级的抗争D.反帝反封建运动
2024-02-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1896年以来,帝国主义国家中瓜分中国的舆论甚嚣尘上;到了1900年,它们却主张“莫如扶植满洲政府,使其代我行令”。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B.列强侵华方式的调整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
2024-02-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01年,有人发表文章批评义和团运动落后保守的一面,同时肯定其“自卫其乡族”的正义性质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他在文中深受鼓舞地写道:“然义和团,尚仅直隶一隅之民也;若其举国一心,则又岂义和团之可比哉!”上述言论意在(     
A.强调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B.肯定义和团运动的反封建性
C.批判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性D.发动广大农民参加民主革命
2024-02-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义和团对“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的行为“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这表明义和团运动的发生(     
A.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B.首次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
C.沉重打击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D.反映出旧生产方式解体的阵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00年6月,慈禧颁布《对万国宣战诏书》:“彼乃益肆枭张,欺临我国家,侵占我土地,蹂躏我人民……我国赤子,仇怨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此义勇焚毁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诏书中称赞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八国联军侵华D.东南互保运动
2024-01-3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为反抗侵略、挽救危局做出了诸多努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不过这一切都是依靠科技为动力来改变的。洋务派是中国近代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的启蒙力量,因此在此视角下洋务运动揭开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序幕。

——摘编自杨玲玲《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科技的影响》

材料二   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呼啸叫号,发鼓击钲,声撼大地……未几有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

——摘编自蔡锷《军国民篇》

(1)根据材料一和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就“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进行阐述。(要求: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法自强之举”和“北方诸省之乱”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并对“变法自强之举”进行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