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叙事塑造历史有历史学者认为,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往往具有“三重性”:作为历史学者眼中的历史事件本身,作为亲身经历者的切身感受,作为政治阶层的立场和价值诉求。

材料一:美国学者周锡瑞所著《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书目摘录(部分)

第一章   山东—父和团的故乡

山东的社会经济区

义和团的故乡

鲁西社会组织

山东士绅的分布

第二章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山东秘密宗教起义

刀枪不入和降神附体

晚清习拳者和秘密宗教

民间文化和农民村社

第三章   披着基督外衣的帝国主义

洋货进口的影响

……

材料二:

中国学者相蓝欣所著《义和团战争的起源》

书目摘录(部分)

第一章   清廷朝政的失衡
第二章   失控的洋人
第三章   德国式的帝国主义

   争夺势力范围与多变外交风云

……

   德国的炮舰政策与胶州湾事件

……

   清廷的困境与义和团的兴起

第五章   群情激愤的山东
第七章   威胁动武
第八章   通往冲突之路

……

材料三   “义和拳的纪律:不打人不抢老百姓的东西,就是和在教的间。”

——杨顺堂、杨高堂(山东德州小杨庄村民)1960年代采访口述

材料四   大臣刚毅认为“奉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中国近代史史料丛刊·义和团》

材料五   “见人即杀,亦不分辨,见有礼拜堂即放火烧之。”

——(英)普特南·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

材料六:本年夏见,拳匪构乱,开衅友邦。……董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1901年2月14日)

材料七: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义和团兴起的表述有何不同?
(2)分别概括材料三、四、五中亲历者眼中的义和团形象。
(3)材料六和材料七中对义和团的性质分别做了怎样的定位?
(4)综合以上三组材料,你如何认识义和团的“历史三重性”。
2023-12-05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01年,留日学生发表的《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认为,义和团运动代表了“中国民气”,其反抗列强侵略的英勇行为“振刷”了中国的国民精神。据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振奋了中国人民反帝精神B.促使大批的学生留学日本
C.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D.导致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
2023-11-21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一位德国军官这样回忆在中国经历的一次战斗:“其成员展示出非凡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虽然他们只装备了剑、梭和刀,但他们在我们的死亡火力下依然不停地前进着。”此处“他们”所从属的组织是(   )
A.北洋舰队B.义和团C.太平军D.兴中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陈独秀不同时期对义和团的评价。据此可知(       

1918年

1924年

产生义和团这怪物,原因在于:第一道教,第二佛教,第三孔教,第四以儒释道为精神的中国戏剧,第五“仇视新学妄自尊大之守旧党”。
——摘编自《克林德碑》,《新青年》第5卷第5期
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排外,他们不看见义和团排外所以发生之原因——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
——《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向导》第81期
A.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献史料B.口述史料应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C.多方史料互证可确认历史事实D.时代背景可能影响撰述者认识
2023-11-13更新 | 244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晚清时期,山东教案(又称反洋教斗争)频发,面对洋人、教士的侵略与违法行为,山东形成了包括封建官员、地主士绅、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城市平民、吏役兵丁、无产者等的反洋教大联合。由此可见(       
A.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B.清廷中央集权式微
C.传统文化排斥洋教文化D.中外民族矛盾深化
6 . 1898年,直隶各地义和团运动兴起。直隶省府向有关州县调派军队进行震慑,劝谕义和团解散。各地方官对义和团的弹压审慎而有限,有少数地方官暗中对义和团采取庇护态度。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社会性质的变化B.中央权力的下移C.民族危机的加深D.八国联军的侵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义和团运动期间“拳民”拟定了一份“和约”,部分内容如下:日本将台湾、德国将胶州、俄国将大连湾、英国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和运往外国者加倍收税。据此可知,这份“和约”反映了(     
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转向强硬B.《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社会现实
C.根植于阶级和时代的爱国情感D.中国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思想认识
2023-10-11更新 | 471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1848年到1900年,全国共发生教案400余起。其间,中国民众散发的反洋教的揭帖、公檄和呈文,几乎每篇都把无父母、无祖宗、无神灵作为基督教的第一罪状来予以斥责。这从侧面反映出(     
A.中外民族矛盾趋于激化B.农民阶级缺乏先进思想指导
C.传统文化对洋教的排斥D.儒家伦理观念影响比较深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义和团运动以《刘伯温伏碑记》为揭贴(传单),声称明代刘伯温预言“庚子三春,日照重阴……中原忍绝兮,羽翼洋人;趋炎附势兮,四畜同群",这反映出义和团(     
A.反帝运动缺乏理论指导B.反封建统治的革命精神
C.具备先进理性领导阶级D.对反帝爱国的理性认识
2023-08-0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事件反映了近代前期(       
A.中外民族矛盾难以调和
B.中国军民勇于维护国家主权
C.清政府敢于御侮国门外
D.列强分裂中国的图谋被粉碎
2023-07-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