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5 道试题
1 . 以民族主义动员起来的基层社会在满足政府动员社会、抵御外辱的同时,也可能对现有社会秩序形成巨大的威胁,甚至可能酿成剧烈的社会动荡。这可以用来说明(     
A.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B.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C.义和团运动加速了清朝的灭亡D.辛亥革命能够成功的社会基础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义和团运动期间,衡州“拳匪”曾代政府拟定过一份“合约”(节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各国前索赔款,一概作废;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编者按:4亿两)。

●各国兵船已在中国者,不准驶出;各国租价照今加倍;将总署交还中国。

●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

●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

●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

●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

●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

●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

●洋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官兵,方准入口;大米不准出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合约”内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6-01更新 | 23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2023届高三高考考前热身押题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华日报》曾在时评中指出:“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抱怨,以下令逐客为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它评价的是(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维新运动D.义和团运动
2023-05-28更新 | 499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A卷)
4 . 对于外来文化,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既反对照搬照抄,也反对全盘否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时期,佛教刚刚传入,羽翼未丰,还只是道教的附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战乱,各族统治者的有意识提倡,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理论为生死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颇能满足士大夫的心理需求,加上其与玄学有相通之处,故佛学传播渐广。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它深刻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这些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自然科学知识因受神学的限制,不可能是西方最先进的近代科学成就。但这些对当时的中国学者来说毕竟是新鲜的,必然会对他们某些传统的观念和认识产生冲击,使他们的视野有所开阔。由于当时统治上层的保守,其中有用的知识并未被推广。再者,关注这些知识的还只是一些对自然科学有兴趣的开明学者,范围还相当狭小,因而,这些自然知识的实际社会作用也是有限的。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三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谓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运动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这个方案的伟大与中山先生的少年环境是有极大关系的。

——根据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佛学在魏晋南北朝的中国传播渐广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唐朝韩愈面对佛教的冲击而作出的回应。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清之际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影响有限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明清时期外国传教士在科技方面开阔中国学者视野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拳匪运动”的名称,并说明它的“惨败是极自然的”原因。
2023-05-2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5月统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日本人佐原笃介在《拳事杂记》中记载了近代某历史事件中一份代拟“和约”的内容,其中“和约”款项包括:“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据此可推知该事件(     
A.体现了强烈爱国倾向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领导阶级为地主阶级D.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2023-05-23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关于义和团的记载中有大量荒诞无稽的谣传。如清末仲芳氏著《庚子纪事》中写道:“团民善用遁法,山岭城垣不能阻挡……刀枪炮弹不能伤身,枪炮子至即落,皮肤毫无痕迹”。这些在当时社会广为传播的谣言(       
A.完全不具备任何史料价值
B.表明了对西方自然科学的抵触
C.体现出了朴素的民族情感
D.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2023-05-07更新 | 33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国都省考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010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心,"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近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   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时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   "表示欢迎”,第二条   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真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当列强用铁路、电线等现代文明成果充当侵略中国的工具时,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不可避免地掺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因素。这场运动(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B.引起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
C.达到了中国农民运动最高峰D.推动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2023-04-2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史学家认为中国近代史上某一历史事件“体现了民族正义性和顽强的民族精神,同时又是恢复自然经济和维护传统文化秩序的保守心理的反映”,“从爱国主义出发而希望回到中世纪”。这一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2023-04-21更新 | 1015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的特点
2023-04-1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清末民初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1840-1919)-【口袋书】2023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统编版)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