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许倬云在《大国霸业的兴废》中指出:士大夫一方面组织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另一方面又不敢取清政府而代之;一方面提出区别于中央的“东南互保”政策,另一方面没有组建新政权。这种“矛盾”的存在说明
A.清政府极力维护中央权威B.清政府统治秩序已经瓦解
C.儒家意识形态影响较深远D.科举制是封建统治的基础
2 . 1900年6月21日,清室向列强十一国宜战后,南方各省督抚不仅没有响应中央积极备战,反而与英美各国缔结“东南互保协议”,寻求“自保”。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清政府完全丧失民心B.满汉民族矛盾的缓和
C.清政府中央权威式微D.东南各省与中央决裂
3 . 下图是1900年西方国家发行的一幅宣传画——“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该宣传画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 1900年,当满清政府对欧美十一国宣战时,东南各省督抚联合起来形成了“东南互保”,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此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削弱了中央统治B.东南各省脱离了清政府统治
C.推动地方民主化D.地方督抚成为列强的代理人
2020-07-23更新 | 334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井陉县孙庄村位于河北山西结合部,村里矗立着邻县南望楼、西冶各街村为孙庄村立的《施饭济困》碑,碑文为:“时值洋兵过境,避乱栖于马头红山,多有势迫情皇,升米未带者,数日未餮。幸蒙仁村意气相激,古数余里登山施饭。至德当旌,籍以刻石流芳,永感盛德。大清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上旬平邑。”这一石碑见证了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战争
6 .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B.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C.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被迫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019-11-13更新 | 752次组卷 | 49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