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这一规定
A.引发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
C.表明列强侵华进入到了资本输出阶段D.使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2-03-14更新 | 297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65—1768年间,中国对英贸易出超白银997 704两;1795年至1799年间,出超346 957两;1830年至1833年,更出超2 615 263两。许多运往中国的英国工业产品难以推销。1786年,东印度公司试销棉纺织品,结果“随便哪一种都卖不出去”。1821年,(东印度公司)运至广州的英国剪绒、印花布亏本达60%以上。   

18世纪60年代,(英国)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一般不超过200箱,60年代以后上升到1 000箱,1786年达到2 000箱。19世纪以后,增长更加迅猛。1800—1801年为4 570箱;1830—1831年增至21 849箱,而在1838—1839年竟高达35 000箱左右。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南京条约》

材料三: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励。

——《辛丑条约》


(1)上述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的趋势。请任选其中一种趋势,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分析说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人在中国取得的特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侵略的目的。
(3)归纳材料三中列强对中国官吏的要求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2021-11-25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养马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根据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上述图片中三个条约签订分别与近代哪一次列强的侵华战争有关?
(2)上面哪个条约的签署使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新阶段?这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前第二条   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摘自《南京条约》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摘自《马关条约》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摘自《辛丑条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给中国主权带来的破坏。
(2)《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新阶段,请指出“新阶段”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1年之后,“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材料说明的问题是
A.外国公使可以在清政府中担任官职B.外国公使在清政府中拥有决策权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清末诗人邱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二   面对列强的屡次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3


(1)材料一的三首诗分别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它们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1840-1919年前,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的概况、作用。
2021-11-1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反映的是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结束后的场景,这次战争结束后
A.列强割占中国更多领土B.列强在华设厂正式合法化
C.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D.清廷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
8 . 1900年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作恶多端,与清军发生冲突,被当场击毙。《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派载沣代表中国政府赴德国谢罪致歉,被迫在克林德被害处建立克林德碑。结合所学,表述正确的是
A.“克林德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克林德事件”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2021-11-12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近代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某条约中规定:“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该规定反映出(  )
A.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列强在中国攫取领事裁判权
C.外国人取得可在中国游历的权利D.列强侵华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10 . 以下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
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大清大皇帝允许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
④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种工艺制造。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
2021-11-10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