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从1840年开始,随着列强的步步侵略,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下列列强在华攫取的侵略权益,按其获得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日本获得在中国投资设厂权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③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④英法德美四国获得川汉、粤汉铁路的修筑权与投资优先权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③①②④
2 . 近代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内忧外患,饱经磨难,数度穷途,各阶层救亡图存行动此起彼伏,皆因不得其法,民族危机步步加深。其中有“九七国耻”一说的是(     
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二十一条的签订D.卢沟桥事变
3 . 《上谕》(1901年2月14日):“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送命庆亲王奕䜣助、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䜣助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呈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细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则《上谕》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②《辛丑条约》已签订
③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④清政府腐败无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12-17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00年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作恶多端,与清军发生冲突,被当场击毙。《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派载沣代表中国政府赴德国谢罪致歉,被迫在克林德被害处建立克林德碑。1918年德国战败,北京城兴奋的人们将象征耻辱的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碑”。1952年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决定将“公理战胜牌”改为“保卫和平碑”。结合所学,表述正确的是
A.“克林德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
D.二战结束至1952年,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末,义和团与西方列强奋勇抗争。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谕旨”,声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结果被迫派出李鸿章与西方列强议和签约。该条约的签订
A.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B.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使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D.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6 .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包含惩办“首祸诸臣”、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内容。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7 .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下令将通商口岸50里内的常关划归被列强控制的洋关兼管,由其代征常关税。该举措的背景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马关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D.中俄《改订条约》的签订
8 . 下边两张辛丑年的对比图,日前刷屏社交媒体。2021年辛丑年,中方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正告美国:“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适逢辛丑年,又让我们想起了1901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列强强迫清政府签下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下列条款,其中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A.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以便按例交纳
B.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C.立为通商口岸,....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D.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
2021-06-2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近代某条约规定:“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九国公约》
10 . 有学者认为,近代某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排外变而为媚外;前此之力阻变革者,至此则变为貌行新政,以敷衍国民。”该条约签订后
A.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渗入中国内陆
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021-05-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