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2022-06-08更新 | 7597次组卷 | 6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
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
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2021-06-09更新 | 10444次组卷 | 105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训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2020-07-09更新 | 10497次组卷 | 11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他们捧着古书,让人嗅不出“半丝半毫的种族思想,或民权思想的味儿”,是“真人绝对不露相的”。这里的“光头”体现了(     
A.腐儒的趣味B.智者的个性C.青年的时尚D.革命的态度
2022-11-27更新 | 3744次组卷 | 29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山西专用)0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905年7月,孙中山与华兴会领导人商讨时指出:“现今大势及革命方法,大概不外联络人才一义。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朱、陈、张、明之乱,此时各国乘而干涉之,则中国必亡无疑矣。”孙中山旨在
A.批判旧式农民起义的落后性B.强调联合革命力量的必要性
C.说明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性D.阐述反抗列强瓜分的紧迫性
2021-01-09更新 | 5949次组卷 | 54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高坪市两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中写道:“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吾邑学堂业立三年,而诸生月课尚未曾废,乃于本月停止,而寒唆无生路矣。事已至此,无可挽回。”据此可推知
A.传统的士人阶层将被分流B.新式教育备受大众质疑
C.儒家思想已丧失正统地位D.科举废除带来吏治败坏
2022-05-31更新 | 1131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01—1906年间,在督抚安排下,地方新式官报的宣传方式、技术不断创新。1907年中央官报开办后,地方官报的体例、性质逐渐与其保持一致,内容上以文牍为主,减少了地方新闻等内容,由原来的“新闻纸”转变为“官文书”。上述变化表明(     
A.新式舆论方式占主导B.传统政治理念根深蒂固
C.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D.新政改革违背政府初衷
2023-11-30更新 | 912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四模历史试题
8 . 1907年,张之洞通过多种渠道提出“先开国会,后布宪法”,认为宪法不能“钦定”,并对朝廷的“预备立宪”明确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立宪实行,愈速愈妙:预备两字,实在误国”。据此可知,张之洞(     
A.主张取消君主制度B.认同立宪派政治主张
C.坚持中体西用理念D.具有一定的宪政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表是1907-1909年国内专门学堂、实业学堂师资构成表(人数:个),如表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时间在本国学堂毕业者在外国学堂毕业者未毕业未入学堂者外国人
光绪三十三年(1907)523228427122
光绪三十四年(1908)968469624214
宣统元年(1909)1127613742230
A.西学东渐下的启蒙B.传统教育的艰难转型
C.新式学堂分布范围D.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化
2022-06-14更新 | 943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清末新政前,新式学堂仅有39所,截至1911年,已达到52500所。新式学堂的学生人数也由之前的几千人增长到数百万人。在国家统一颁行的书目中,“中学书籍9种,而西学方面书籍多达72种”。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西学东渐彻底改变了国人的观念B.国家教育方针的改变
C.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2022-07-04更新 | 1576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中、师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