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专制之下无祖国”,其以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消灭封建专制,以人民主权取代了君主主权,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认同感,激发了民族意识。其说明(  )
A.近代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B.民族国家观念古已有之
C.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淡化了祖国观念D.专制与祖国是对立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B.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2019-12-09更新 | 589次组卷 | 99卷引用: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