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一名同学在一篇作文中写了一个论点——辛亥革命失败了,然后他准备找一些有力的论据来证明这一观点。下面哪几点它可以参考(       
①没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②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
③没有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④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⑤没有使人民大众真正解放                           ⑥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②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⑥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0,中国人的思想和政府体制由于受到外国的影响,已经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的新旧名流,从高官到旧绅士、从工商业界到学生界,改变了语言和思想内涵,些机构以至于主要传媒也借此表达思想。在体制方面按照外国模式,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的政府组织,政变了形成国家和社会的法律与制度。《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很多有识之士对1895年广州起义的失败扼腕叹息,叹其“事之不成”。这些变化都是革命性的。

——整理自[]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

材料二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使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永绝,1912年到1917,其间虽经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但并没有使民国中断,一个仅当了83天皇帝,而另一个仅12天就迅速收场,之后再无人敢问津帝制。没有了皇帝,帝国主义在中国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工具,在中国也无法建立起稳定统治。中国工农红军成立后,穿梭于各军阀控制的交界处,如鱼得水。

——摘编自方志钦《辛亥革命彻底革了封建帝制的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有利条件。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交革命后中国社会在政治方面的变化。
3 . 辛亥革命的功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7章56条,主要内容如下:

(1)总纲: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22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2)关于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身体、言论、著作、集会等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3)关于参议院:中华民国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参议院由各地方选派参议员组织……

(4)关于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5)关于国务员: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在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

(6)关于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编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


(1)阅读材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思想理念。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清帝退位诏书》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 . 《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
C.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
D.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荣光
2019-12-05更新 | 466次组卷 | 2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辛亥革命后,举职任官,很多时候上级任命的,地方人民或写信或直接去面见地方相关官长,要求换人,甚至更换数次都无法决定。这种现象反映出辛亥革命
A.公众对政治生活热情增强
B.民众共和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C.民国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D.民国地方政府武力控制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学者冯天瑜认为某一历史事件“足可垂之青史的,从破坏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近古以降已成为社会进步严重障碍的专制帝制,……从建设一面言之,则是创建宪政共和。”该历史事件指的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中共诞生
D.国民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