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下表为近代汉口从日本进口产品价值统计表。(单位:关平两)据下表可知(     
时间1880年1883年1886年1889年1892年1895年1898年1901年1904年
金额100120780360454216039143619082013354174567
——据毛家琦《中国旧海关史料》
A.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结构改变B.民族资本的投资环境较恶劣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逐渐加剧D.中日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2024-01-11更新 | 17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昌乐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拉练(二)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11912年,漫画家对时事问题及时报道和评述,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普及宣传和启蒙教育的社会职能。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宣传的史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并谈谈你如何看待时政漫画的史料价值。
2022-05-31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2022届高三5月底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自然时间”到“历史时间”

以下是某同学对美国《纽约时报》以1911年10月至1912年3月为时间段,以中国某个历史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进行检索统计结果。


关键词            武汉三镇     北京     南京
新闻报道篇数     38             50        25
(1)该历史事件是指(     
A.维新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下列材料中,对历史学家建构该事件的历史性质具有直接史料价值的是(     
A.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B.《孙中山文集》
C.严复《天演论》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各民族和国家从自身独特的历史时间出发来安排自己的历史分期,形成独特的历史分期,以构建本民族的历史叙事。你如何理解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史叙事的开端?
2022-12-2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作为直接证据,以下材料可用于说明

如图是1912年8月31日英国《插图伦敦新闻》封面画,图注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原文如此)的政治顾问莫理循博士和总统袁世凯”。莫理循是澳大利亚籍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当时被西方媒体誉为“舵手”“拯救中国的救星”。他后来回忆说:“许多图片新闻刊载有我的画像,最有趣的是伪造我站在袁世凯身旁并以一份文件请其过目的那张画像。这是总统和他的秘书蔡廷干的照片,不过蔡的头被我的头取而代之了。
A.西方各国对袁世凯政府的支持B.西方社会意图干涉和影响民国政府
C.伪造的照片史料没有史料价值D.民国政府沦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竹枝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列竹枝词可以反映的现象是
“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
“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
A.八国联军迫使光绪帝西逃B.辛亥革命后共和政体的飘摇
C.清政府组织了“皇族内阁”D.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国运动
2022-01-24更新 | 585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民生主义中的平均地权的理论来源主要是资产阶级的所谓“土地国有论”,是以“亨利·乔治的理论为基础,吸取了约翰·穆勒的方案”。也有的学者认为,孙中山的上述理论,明显源于古代中国传统的民生思想。由此可见
A.历史上的史实是可以不断修正改进
B.研究民生主义应立足于西学中国化
C.研究者研究的角度影响研究的结论
D.西方学者的观点反映出史料实证的价值
7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时搜集到了以下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国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清帝退位诏书》

材料二   辛亥革命看起来并不像我们认为革命应该是的样子。真正的原因在于,从许多方面来说,它都未带来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未来。新生的“中华民国”并不是共和主义的,尽管帝制政治架构崩溃了,但许多前清官僚仍稳居原位,文化、社会与经济也貌似毫无改变。当然,它们在发生变化,但却不是作为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

——【美】沙培德《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

材料三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辛亥革命,则是比较更完全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比较三组史料,分别说明其各自的史料价值。
(2)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辛亥革命史料选辑》中提道:“排满二字之口号,亟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于此。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给人印象最深的只有两点:一是反满,一是汉族祖先的光荣传统。”这从侧面反映了(     
A.三民主义得到普遍认同B.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
C.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D.革命派未能发动群众
2024-04-10更新 | 20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9 . 历史社同学在整理校史馆旧资料时,发现了一份民国时代政府公报命令残片:“大总统令兼代陆军总长周自齐呈核覆管理右翼五处事务副都统拟以成奎国順補禦防务請予准補等語应照准此令   大总统印   中华民国三年一月二十七日 国务总理熊希龄 陆军总长周自齐”,决定用作研究《临时约法》的一手史料,它有助于解读《临时约法》的 (     

A.主权归属问题B.人民权利问题
C.权力制衡问题D.宪法性质问题
2024-05-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关于武昌起义之时革命党领袖黄兴是否主张放弃武昌,有如下观点,由此可见(     
观点概况
黄兴主张放弃武昌辛亥革命后武昌起义功臣谭人凤回忆,黄兴不只是由于打了败仗,无颜再见同志,重要的是认为仍用现在的军队保卫武昌是不能取胜的,也不能坐待援军的到来,于是想放弃武昌
黄兴根本没有提出过放弃武昌主要依据是1912年9月28日上海《申报》整理发表了黄兴的演说词。汉阳失守后,他提出了严守武昌的主张
A.考辨史料真伪是历史研究的关键B.个人立场影响历史叙述
C.对历史事实的判断应持慎重态度D.亲历者自述更具可信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