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2024·浙江·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传统中国存在摈弃于四民之外的“贱民”阶层,如闽粤之蛋户、绍兴之堕民等。1912年,福建蛋民发起请愿活动,提出“临时中央政府组织法亦有人民一律平等之规定,其不能独外于蛋族也明矣”。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解决了近代中国的根本矛盾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传播了民主平等理念
2024-01-30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测试使用,请勿下载(6月浙江卷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辛亥革命时期,不少革命党人头脑中只有“排满”二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南北议和时,孙中山要求继续把革命推向前进,反对向袁世凯妥协,但“党人即起异议,谓予(孙中山)所主张者理想太高,不适中国之用,众口铄金,一时风靡,同志之士亦悉惑焉”。材料旨在说明(       
A.三民主义思想不适合中国的实际B.南北议和改变了辛亥革命的性质
C.革命党人尚未普遍认同三民主义D.孙中山主张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
2024-01-24更新 | 95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     
A.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B.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
C.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D.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
2023-06-10更新 | 7197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据载,宋教仁曾谓:“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下列各项中,与宋教仁限制总统权力意图相吻合的是(     

①临时大总统代表政府总揽政务②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陆海军队

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并可弹劾临时大总统④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10更新 | 3848次组卷 | 30卷引用:浙江省2023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5 . 晚清时期,歌谣体童蒙读物《最新妇孺唱歌书》中写道:“万国通商口岸通,铁车轮舶疾如风。洲名澳亚欧非美,人种棕黄黑白红。世界群推老帝国,舞台谁是主人翁。诸君准备新人格,革命风潮逼远东。”这首歌谣(     
A.可能出现于洋务运动中B.反映出国人抛弃了改良道路
C.可能是立宪派的宣传品D.反映出清末西学东渐的深化
2023-04-07更新 | 412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重庆历史高考真题
6 . 我国很多省份出版过论述20世纪初某一历史事件的著作,其核心内容包括各省革命团体的民族民主革命宣传活动、武装斗争和各地新政府的建立等。这些著作主要反映了(     
A.义和团运动的社会影响B.辛亥革命的发展特点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D.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
2023-01-07更新 | 305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天津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他们捧着古书,让人嗅不出“半丝半毫的种族思想,或民权思想的味儿”,是“真人绝对不露相的”。这里的“光头”体现了(     
A.腐儒的趣味B.智者的个性C.青年的时尚D.革命的态度
2022-11-27更新 | 374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儒家教育倡导学生游学,“以广其闻见”。至清末,很多新式学堂注重以日本为师”,同时糅合德、法、英、美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心智、体育教育方而进行制度化设计,其中“远足会”是比较通行的活动。

1907年9月,湖州的各个中小学堂组织了一次“远足会”,各数员分队督率自己学校的学生,“且步且歌,声容步伐,颜见整齐”。同年,山阴县学堂举行“远足会”,“与地理、历史、物理上有关系者,无不留心考察”。学生们在“远足会”之后,还要写“远足记”。有学生写道:“经过烽火墩,登其,觉空气清新,百倍于寻常”;还有学生在远足上海法租界后写道:“上海乃吾国之土地……租界之权,皆为外人所管辖,反客为主。名为租界,实与割地无异”。

——摘编自李成晴:《远足:清末新式学堂的师生“从游”》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远足会”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远足会”的作用。
2022-10-27更新 | 306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辽宁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下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     

   

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
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
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
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
2022-07-14更新 | 4487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北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2022-06-08更新 | 7597次组卷 | 6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