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之一是
A.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B.促进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移风易俗,改善社会风气
2019-11-04更新 | 225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榆林高新完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国自秦以降,革命者多崛起民间,于平民革命较近之”,而“中等社会”革命则“出于国民”,“革命之后,宣布自由,设立共和,其幸福较之未革命之前,增进万倍”。“五四”以后,“下等社会”力量得到真正的发挥。可见,“中等社会”领导的革命
A.取消了列强在华特权
B.发挥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C.真正实现了改朝换代
D.与“下等社会”严重脱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是台湾和内地学者针对辛亥革命的性质提出的不同观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学者观点
台湾学者辛亥革命是全民革命或者国民革命
内地学者辛亥革命是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革命,辛亥革命没能将农民群众发动起来,不能称之为国民革命。
A.两岸学者对辛亥革命的“革命性”还未达成共识
B.研究者的不同立场决定了其对历史事件的认知
C.文化差异是导致两地学者认识不同的主要原因
D.内地的学者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更具权威性
2019-10-07更新 | 628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面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2019-09-23更新 | 172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3届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第三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化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019-09-05更新 | 594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第七十中学高一上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昌起义打响的这一枪,应该说不是一场无限革命,而是一场有限革命。……辛亥革命是有限的,它没有触动整个社会的结构,没有把社会翻一个底朝天,它是相对有节制的。……让清朝退位,我们就结束,战争告一段落。这样一个有限目标,只是要把帝国变成民国,把王朝变成共和,这个目标是有限的,而且只停留在一个层面,就是政治层面,没有触动基本的儒家文化价值,它只是一个政治革命,民国不是打出来的,是谈出来的,是对话对出来的民国。

——摘自傅国涌《谈出来的民国:回望1911年辛亥革命》

材料二 地主士绅势力是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农村的直接统治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打击的对象。但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地主士绅势力在辛亥革命中竟掌握了中华民国的基层政权。在辛亥革命时期,有的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有些人却从中捞取了很大的好处,有人对江苏、湖北三十八州县的57位实权人物的个人成分作过分析,其中士绅与立宪派、旧官僚合计为44人,占77%以上。

摘引自章征科《辛亥革命时期没有“大的农村变动”原因剖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成为“有限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辛亥革命“有限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7 . 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下图记录了1833年—1915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

(1)根据图示,1833年—1913年“民主”、“共和”字眼出现的频率呈现什么趋势?
(2)谈谈对图示中“民主”、“共和”字眼出现频率趋势变化的认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2019-01-30更新 | 2357次组卷 | 57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2019-01-30更新 | 3484次组卷 | 6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2019-01-30更新 | 4232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第七十中学高一上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