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辛亥革命》写道“民国元年,曾经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光明的一年,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垦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民主气氛浓郁,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议员选举,城乡轰动。”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B.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C.实现了人民民主的愿望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D.扩大了民众的民主法制权利
2021-01-06更新 | 508次组卷 | 167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第七十中学高一上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金冲及先生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人们常说辛亥革命将清朝政府改称"民国”无非只是换了一块招牌,但是不能小看这块招牌,换不换这块招牌区别很大。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当代中国的伟大辉煌。该学者肯定辛亥革命的视角是
A.带来了现代的民主共和新制度B.创立了五族共和的政治体制
C.提高了中国国民的民族认同感D.结束君主专制以及思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35 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 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辛亥革命完全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020-12-19更新 | 244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4届陕西省高三5月高考信息卷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之一是
A.打击帝国主义势力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C.传播民主共和理念D.推动社会移风易俗
2020-12-08更新 | 229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同盟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上海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国民政府重视保护女性权利B.社会转型时期男女地位平等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变革推动社会风气变化
2020-12-07更新 | 1727次组卷 | 8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道路打开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未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盟会纲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2020-12-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强调暴力、坚持暴力,但暴力的程度并非想象得那么激烈,那么死板,但实际上对分寸、阶段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革命党人基本做到了有原则有斗争,同时也有理性、适度的妥协让步。该学者的观点
A.强调了暴力斗争的局限性B.淡化了革命党人的领导作用
C.指出了改良方式的合理性D.肯定了革命党人的斗争方式
2020·北京·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画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西方国家。四幅画名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和“将来之中国”。下列四幅画的序号与上述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
2020-10-05更新 | 3794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人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主要说明
A.政治革命推动民众习俗变化B.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