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辛亥革命后,“东洋头”、中分、偏分成为男子的时尚发型。茅盾回忆当时在浙江省立二中读书时说到:“彻底的光头主义者,在全校中也还有十多位”。这反映出(       
A.社会转型中的冲突加剧B.时人广泛支持社会变革
C.发型是政治认同的标志D.政治运动影响社会习俗
2024-02-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据研究,中国近代出现过对县官职位称呼不统一的现象,如陕西、贵州等省、保留“知县”称谓,广东、广西称“县长”,浙江则称“县民事长”。据此推知,该现象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战争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2023-03-0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辛亥革命发生后,各省对县官职位的称呼都未能统一,如陕西、贵州及未独立的8省仍保留“知县”旧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省在独立后将县官称为“县知事”,广东、广西称“县长”,浙江则称“县民事长”。直到1912年11月,袁世凯下令县级行政长官均称县知事才逐渐统一。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瓦解了原有的选官秩序B.冲击州县官群体
C.造成中央政府权力分散D.埋下失败的隐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民国初年,国民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经由普选产生的议会机构拥有较高的权威,包括大总统在内的各种重要官职,均需选举或得到认可,方能产生;各项法律政令和重大行政事务,亦需经批准方可实施。这说明辛亥革命(       
A.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B.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C.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此前,社会上对没有辫子的人,最好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此后,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变中国由臣民国家为公民国家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C.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进步D.建立了文明开化、民主共和的新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辛亥革命期间,各地农村的抗租抗税活动出现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名号。湖北张天霸组织“农林党”,宣称“佃人可以不交纳租课”;江苏孙二孙三树起“仁义农局”的大旗;“自由择君”一类的口号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
A.基层政党组织在农村出现B.辛亥革命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C.民主启蒙具有历史必要性D.农民阶级开始成为革命主导力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民国初期,政党、社团迅速兴起,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据统计,1911年到1914年,参与政治活动的公开党会约有312个。出现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推动政党政治发展B.清末新政影响民国政治格局
C.实业救国促进民主革命进程D.二次革命提升国民参政热情
8 . 如图所示漫画意在说明
A.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B.共和政体的建立
C.民族独立任务的完成D.社会风俗的变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   甲午战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梁启超)。戊戌政变后,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警醒于民族危机,使中国人看到了群体的形式和力量,为广开民智而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代中国转化为政治力量。新式知识分子是“中等社会”最进步的部分,但他们的思想、观念并不是直接从中国社会里直接孕育处理的,而是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这与他们所代表的社会之间有着某种程度的脱节。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摘编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内涵。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所做出的努力。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2021-12-15更新 | 28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2021-10-07更新 | 172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