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卿云歌》曾被改造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糺缓慢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该歌词歌颂辛亥革命
A.取得了民族独立B.改变了社会性质
C.实现了民主共和D.结束了封建帝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区分了
A.君主专制与民主共和B.半殖民地国家与民族独立国家
C.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D.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2020-02-21更新 | 423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20世起相,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中国有关史事


------摘国自密施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


从上表中提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2-1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B.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2019-12-09更新 | 588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6届福建福州格致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7 . 民国七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宣告结束B.民主共和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没有办法开启民智D.专制遗毒导致了地方军阀割据
8 .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
A.采取武装起义方式B.在南京建立了政权C.制定了纲领性文件D.推翻了清朝统治
2019-12-01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协作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正确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2019-11-11更新 | 306次组卷 | 5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人物中,促使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是
A.B.
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