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革命党人运用传统的诗词、戏曲等艺术,又吸收外来的话剧、漫画等,生动形象地宣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清革命的时代主题。革命党人的这些活动(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B.实践了三民主义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有利于思想解放
2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
A.君主立宪制B.总统制C.责任内阁制D.君主制
2018-11-07更新 | 5038次组卷 | 86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3 .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________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横线处应填写的是(     
A.广州B.南京C.武昌D.北京
2022-03-10更新 | 1137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2022年高二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当时《民报》属于
A.艺术性报刊B.娱乐性报刊C.通俗性报刊D.政论性报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有误的是
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9 . 武昌起义
(1)有利条件:1911年,____发展成武装起义后,革命党人决定在____发动起义。
(2)过程:____年10月10日晚,革命力量雄厚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____第一枪。随后,新军其他各部的士兵纷纷响应,起义军很快控制了____
(3)结果:成立____,推____为都督。
(4)影响: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____、广东等____个省和____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2022-08-2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10 . 中国同盟会
(1)背景
____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式的近代教育。
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深知____不能挽救国家,于1894年11月在____组织兴中会,走上了____道路。
(2)成立:____年8月20日,孙中山与____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____革命政党________被推举为总理。
(3)纲领:孙中山提出的“____,恢复中华,____,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____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____、民权、____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4)影响:____的成立,有力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2022-08-2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