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南京临时政府在历史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但是它颁布了诸多的法令和措施。关于这些法令和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民主政治方面民族工业方面文化教育方面
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焚毁刑具,停止刑讯;通令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严禁买卖人口,禁止蓄奴;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设立实业部,颁布保护工商业的规章,废除清代的一些苛捐杂税,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提倡以“自由、平等、博爱”为纲的“公民道德";禁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新编教科书必须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废止有碍民国精神及非各学校应授之科目”,小学禁止读经科

①有利于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②有利于自由平等权利的实现
③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全面推动了社会进步即近代化的进程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022-12-1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周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同盟会的革命方略虽然提出“为纲有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其序有三(即革命分为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个阶段)”,但南京临时政府并没有按照这一方略去做。最能体现民意、民权的机构参议院,其议员选举法也一直没有明确、细致的规定,而地方制度也无章可循。这说明南京临时政府夭亡的原因是(       
A.革命派没有坚定的政治革命纲领B.对于当时的君主立宪派斗争不力
C.对于所要建立的新制度准备不足D.革命派对袁世凯等旧势力的妥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社会结构得到完全意义上的重建,各种旧势力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平民阶层没有参加革命,平民的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据此可推知
A.广大人民的政治悟性还没有觉醒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改变
C.辛亥革命隐藏着巨大的失败危机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缓慢
2022-05-11更新 | 212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17年,民国北京政府欲以烟酒公卖抵押借美款,安徽省长倪嗣冲得此消息于5月31日通电全国:“对于此款不能承认,属奸党擅借。地方所有烟酒公卖局概应暂行停办,或归地方官直接办理,免资利用。”山西省长阎锡山声援倪嗣冲的同时借机将原属于中央的烟酒公卖收益归于地方。由此可知
A.地方军阀开创了多种收入渠道B.地方势力膨胀导致中央权力式微
C.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完全分离D.地方有效反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
6 .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C.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D.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学者指出“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据此分析作者认为辛亥革命
A.未找到拯救中国的道路B.盲目照抄照搬美国政体
C.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D.体现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代以降,皇权专制主义越来越走向强化,从汉到宋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的时代。北宋时候,皇权已经高度专制,明代以后则皇帝自兼丞相,合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于是皇权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秦代以后的两千年,中央集权程度也一步一步走向强化,行政区划本来是地方政府的施政区域,到了宋代以后,已转变为中央官员的施政分区,中央集权制此时也达到巅峰状态,因此元代以后,分裂局面已不再出现。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代走出周制、确立秦制的主要制度措施,并分别指出元代“中央集权”和明代“皇权专制”强化的主要标志。

材料二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吾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据《临时政府公报》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指出“旧邦新造”“新”在何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