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学家田玄认为:“辛亥革命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的状况)。”这种“状况”说明
A.革命的领导人多是南方人
B.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有斗争精神
D.北方社会矛盾比南方缓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
A.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B.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D.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
2018-05-18更新 | 521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黄炎培回忆:“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革命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预废、放荡行为,有些减少,有些完全消灭……总之……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A.使共和体制取代封建帝制B.使国民体质大幅度提高
C.极大地解放了民众的思想D.彻底地改变了使社会风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北洋三杰”之一的段祺瑞曾对袁进行劝诫,称:“南方寸步不让者,乃国体问题,正因如此,我们不能授人以柄”,“国体变更必将引起人心浮动,一隅有变,牵动全局,说不定又要酿成大乱,后果难堪设想!”这说明
A.袁世凯损害了北洋集团利益B.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民众的民主意识有较大提高D.段祺瑞等信奉三民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著名实业家张謇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由此可见,张謇认为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否定了帝制的存在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D.推翻了封建私有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鲁迅《阿Q正传》这样写道“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这说明   (       )
A.不敢提出反帝目标B.没有动员下层人民群众
C.在反封建方面很不彻底D.没有革命理论指导
8 . 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辱之道。其中农民阶级发起的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的有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从社会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C.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2017-11-18更新 | 17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7届广西区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沈从文在《辛亥革命的一课》中指出:“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A.中国军事制度仅发生一定改变
B.中国社会没有出现丝毫的变化
C.对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贡献巨大
D.从专制到民主不可能一蹴而就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

材料二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大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绝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辛亥武昌起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原因是什么?请列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的史实(任举两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辛亥首义绝非一只从云端上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3)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