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1916年《新闻报》刊发了一则漫画《愿人人以此自绳》(如下)。漫画中,一群人被一大根绳索约束在一起,而绳索勾勒出“约”字样,用以指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各阶层认可《临时约法》B.军阀纷争受到法律约束
C.民众渴望维护民主政治D.民国初年法律体系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得以实现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21-08-26更新 | 494次组卷 | 36卷引用: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预示着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从“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A.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进步B.实现了社会转型的目标
C.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2021-07-18更新 | 322次组卷 | 19卷引用:西藏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果实被袁世凯窃取D.反封建不彻底
2021-05-01更新 | 172次组卷 | 54卷引用: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院章内容上,第五条规定,“资政院议员于院中应有之权,一律同等,无所轩辕”。但议事细则中第四条规定“议员座位以宗室王公世爵、外藩王公世爵、满汉世爵……各省咨议局互选议员等为序”。这说明清末预备立宪
A.体现宪政民主精神B.奉行中体西用理念
C.带有保守思想印迹D.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6 . 武昌起义后,鄂、湘、赣用十八星旗,粤、桂、闽、滇、黔用红、蓝、白三色旗、江、浙、皖等省多用五色旗。此外,还有引申天下大同的井字旗,光复旧物的白旗。这表明
A.南北方都成为革命中心B.民族国家观念增强
C.革命发动了大多数群众D.五族共和局面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帝为变端四起人心动摇引咎罪己谕》说:“川乱首发,鄂乱继之。今则陕湘警报迭闻,广赣变端又见。区夏腾沸,人心动摇。九庙神灵,不安歆飨,无限蒸庶,涂炭可虞。此皆朕一人之咎也。”清帝罪己所针对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C.辛亥革命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个人与革命指导思想的重大飞跃。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B.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天朝的镜像》一书中描述:“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革命党人发明的反满口号很快被大量中国人拾起。”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
B.许多参与者具有盲目性
C.参与民众反对君主制
D.革命党人发动民众参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51年与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历史上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A.都是在西方启蒙思想影响下发生的B.都缺乏先进的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
C.发动者都曾用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D.都主张推翻清朝并变革封建土地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