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2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武昌起义后,鄂、湘、赣用十八星旗,粵、桂、闽、滇、黔用红、蓝、白三色旗,江、浙、皖等省多用五色旗。最终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象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这反映出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增强
C.辛亥革命实现国家统一D.革命成功推翻封建制度
2 .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遂,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则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人主之大物,非法即术也。法者编著之因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也。术者藏之于胸中,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摘编自《韩非子》

材料二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自由和权利;以参议院、帖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等等.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整理


(1)仔细阅读材料一,概括韩非子思想理论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法家理论所起的作用。
(2)关于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以下观点可供讨论:①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开始。②有人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通过“缉美追欧,旧邦新造”而具有现代化特色。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选择分析:侧重①,请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层面予以说明。侧重②,请结合约法内容予以说明,并指出该法在民主化进程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中国在“文革”后“依法治国”方略形成的过程。
2020-11-26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是
A.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2020-07-21更新 | 641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4 . 辛亥革命前后,革命派内部出现了一种思想,既反专制、反强权,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阴暗面进行了深刻揭露,认为最明显的标志在于资本家与佣工之间的不平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思想
A.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B.扩大了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中的影响
C.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背道而驰
D.对中国工人的觉醒有一定启蒙作用
2020-06-18更新 | 871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师大附属东阳花园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
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