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1911年10月,《泰晤士报》在报道辛亥革命时谨慎用词,没有急着对起义进行定性判断。但到了11月则相继发表了《首相袁世凯》《袁世凯的责任》《袁世凯的任务》等文章,而对孙中山的报道则显得不足。这表明《泰晤士报》(     
A.反对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B.根据中国政体变化调整态度
C.默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D.立足英国国家利益进行报道
2023-02-22更新 | 26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12年1月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交临时政府部长人选名单。临时参议院认为其中宋教仁年轻气盛,锋芒毕露,章太炎标新立异,好唱反调,于是否决了该名单。此后,孙中山将人选调整为程德全和蔡元培,名单获得通过。由此可见,当时(     
A.临时政府与国会矛盾尖锐B.民主政治理念初步践行
C.革命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D.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在谈到辛亥革命时说:“归根结底是时代变了,社会变了。变了的时代,变了的社会诉求,势必引起整个社会更大变化。它有欧美式坐标和现代化的成分,因此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序幕
B.使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具有了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度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立制衡等西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国家一下子改成共和制以后,的确使百姓比较困惑。民众不知道总统是个什么样的职务,也不知道没有皇帝的生活该怎么过,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家都没有底。学者在此强调的是(     
A.民主革命加剧社会动荡B.复辟帝制顺应大众心理
C.封建礼教束缚民众思想D.共和体制缺乏群众基础
2022-10-31更新 | 504次组卷 | 6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11年12月5日,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向英国政府报告:“中国所有口岸的海关税收现已完全置于海关税务司的控制下,供偿付和赔偿之用。”27日,英国第3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安格联说:“各地革命政府都已确认自己的义务,把关税全部汇解总税务司账内,清政府也把北方各口岸税收交给税务司管理。”这表明(     
A.辛亥革命取得了英国政府支持B.英国意图维持在华的独霸地位
C.关税主权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D.政局变化未触动英国在华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B.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总长程德全发布保护人民财产令五条,其中涉及保护满人财产的条款有“前为清政府官吏所得之私产,现无确实反对民国证据,已在民国保护之下者,应归该私人享有”。该法令旨在(       
A.尽快恢复社会秩序B.促进民族工业发展C.加快推进革命进程D.加速促进民族融合
2022-04-24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辛亥革命后,许多人的责任中心由原来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家族转向社会和国家,由原来狭隘的民族一主义转向以现代国家意识为基础的民族主义。这说明,辛亥革命
A.创建了新的民主政治架构模式B.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社会意识的现代化D.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9 . 《郑孝胥日记》记载:清帝颁布退位诏之夕,“闻爆竹声甚繁,于是乎大清二百六十八年至此夕而毕,此日堪称中国历史上至关紧要的一天”。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B.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D.民众对辛亥革命怀有一定期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民国初期,政党、社团迅速兴起,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据统计,1911年到1914年,参与政治活动的公开党会约有312个。出现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推动政党政治发展B.清末新政影响民国政治格局
C.实业救国促进民主革命进程D.二次革命提升国民参政热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