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1912年1月孙中山颁布了中央行政各部设置及其权限的文件,但没有经过立法机构议决。1912年2月,孙中山将这些文件咨送参议院,以完成立法手续。这一行政建制
A.彰显了法治色彩B.削弱了总统职权C.得到了普遍认同D.确立了共和政体
2 .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指出,“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有参政权,盖所必至。”之后,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此后,女子参政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变了女性受歧视的地位B.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先河
C.有利于扩大政治统治基础D.使男女平权得到真正实现
2021-05-21更新 | 1130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3 . 1911年底,革命党和谈代表和袁世凯和谈代表讨论处理民族关系问题,达成了《满、蒙、回、藏待遇之条件》,规定“今满、蒙、回、藏各民族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所以待遇如左:与汉人平等”。这一规定
A.实现了民族革命目标B.反映了民族认同思想
C.消除了狭隘民族观念D.限制了袁世凯的篡权
4 . 中华民国建立后,陆军部下令将清朝各昭忠祠改建为大汉忠烈祠,汇集各省”尽忠民国死事诸烈,入祀其中,由本部派专员致赏,以后即由各执政春秋致奠。”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否定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念B.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C.改变原有祠堂的社会功能D.宣传五族共和的建国理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中国近代进步思想简表。据此可知,当时中国的进步思想家(     
人物主张作用
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案开启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曾国藩、李鸿章力求在维护封建制度前提下引进西方技术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康有为、梁启超把西方政治理论同中国传统儒家理想相结合促进思想启蒙,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实践
孙中山明确揭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打破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A.艰辛探索民族复兴道路B.全面学习西方技术成就
C.践行反帝反封双重任务D.侧重于政治制度上变革
6 . 武昌起义后,鄂、湘、赣用十八星旗,粤、桂、闽、滇、黔用红、蓝、白三色旗、江、浙、皖等省多用五色旗。此外,还有引申天下大同的井字旗,光复旧物的白旗。这表明
A.南北方都成为革命中心B.民族国家观念增强
C.革命发动了大多数群众D.五族共和局面形成
7 . 1911年10月,起义军攻克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
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国民革命D.土地革命
8 . 中华民国成立当天,伍廷芳以外交总长名义向外申明:在租界收回以前,须按照规则维护租界秩序,保护中外利益。次日孙中山也表示,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的条约“均认为有效”。孙、伍二人这样做意在
A.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B.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华民国的承认
C.继续充当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争取列强保护他们的私利
9 . 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以象征汉族十八省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为国旗。1912年,南京独立各省代表会通过决议,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达成以五族共和为建国之本的共识。这一变化表明,辛亥革命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
B.践行了孙中山“民族革命”的思想
C.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D.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2019-01-30更新 | 3116次组卷 | 79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