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宪法借鉴了当时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诸学说,又依据了各州议院由自由民直接选举、限制总督及州长的权利、强调法治的传统。其稳定性机制在于宪法中贯彻分权制衡原则、联邦主义原则,其所设计的两院制立法机关和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兼顾与平衡各州利益的产物;且许多重要问题都写得很原则或很含糊,因此美国的政治精英可以接照国内社会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生活状况,通过增订宪法修正案、最高法院对宪法的解释以及实际政治生活树立的先例和形成的习惯,来完善这部宪法的内容,使之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需要。

——摘编自李道摸(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孔庆山《简论美国宪法的超稳定性机制》,王菜宁《美国宪法的历史解读》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各个政府手上废立着,反复着,挣扎着……在南京临时政府诞生前后,革命党人对袁世凯抱有幻想,承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同共和,就答应他担任中华民国总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又是众所周知的先天畸形,后天发育不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涉及到反帝、反封建,也没有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帝国主义必须拥有殖民地附属国,发达国家不再允许发展中的国家发达,它们只需要从属和附庸袁世凯已经承袭了自曾国藩以来的汉族官僚实力,总揽了清廷大权。

——摘编自张燕浅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未能实行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宪法的渊源及其保持稳定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能实行的原因及其启示。
2021-01-0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诸国)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

材料二   左宗棠事变年表

1852年(咸丰二年)太平军围攻长沙,左宗棠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
1860年(咸丰十年)随曾国藩襄办军务。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
1862—1864年
(同治元年至三年)
左宗棠率部在浙江与太平军交战,从太平军手中夺得金华、绍兴、杭州等地。
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致力于创办军事工业,在福州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近代造船厂。
1868—1874年
(同治七年至十三年)
左宗棠协助李鸿章剿灭了华北地区农民武装西捻军。
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在兰州创办甘肃机器制造局。
沙俄于1871年侵占伊犁,左宗棠力主收复。
1876—1878年
(光绪二年至四年)
左宗棠出兵新疆,打败叛乱势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1880—1881年
(光绪六年至七年)
清廷派员出使俄国,重议伊犁条约。左宗棠兵分三路向伊犁挺进。沙俄被迫放弃一些侵略要求,清朝收回伊犁。
左宗棠筹建多年的“甘肃织呢总局”正式开工。

材料三



(1)综合材料一,概括列强侵华呈现出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以左宗棠的历史功过为视角,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3)材料三中的宣传画创作于1912年,画中有“恭祝中华民国万岁”的字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画创作的历史背景。
2019-11-1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曾作诗说:“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1)材料一诗中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观察下列三幅漫画:

(2)材料二中三幅漫画大致创作于什么时候?
(3)解读图一、二中漫画反映的历史信息
图画序号
反映的历史信息
图一

图二


(4)“国”字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图三中却写为“囻(口内一个民字)”,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说明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解释其社会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