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不过赶跑了一个皇帝”,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是,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有学者指出,中国的近代史就好像接力跑一样,后来的人以前面跑到的地方作为起点,接棒,然后肯定又远远地跑到前一个人的前面去。辛亥革命过后只有7年,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又过两年多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不是偶然的。应该把辛亥革命从整体上看作近代中国社会大变动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来考察。

——据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合理,说明须史论结合)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大鹏(1857~1942),山西省太原县赤桥村人。他1890年开始写日记,连续记了51年,现尚存有41年的日记,编成《退想斋日记》一书。

民国二年正月初一
来给刘大鹏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上年五月被贼剪发半截。恨贼为乱难当(挡),莫能食其肉而寝其皮,为此生之大憾也!"“恐众怒难犯,不得已偕行抵县”,“勉强应承本县(太原县)临时议会议长”。
民国三年“大清宣统六年春正月初一日壬子
自宣统三年,逆首孙文倡行革命扰乱中华。逆臣袁世凯乘势与贼共和,逼君退位。四年壬子春正月,袁即成临时大总统,改行阳历。……予本清人,岂能随世沉浮,奉贼之朔乎?叛逆逼民遵行新历,而民皆置若罔闻,仍行旧历,而以今日为元旦。”.“登堂祭祖时,仍戴顶帽,不从叛逆之制”。
民国四年投资柳子峪西坪窑(煤矿)。担任太原县煤矿事务所干事。被众人推举为太原县商会特别会董。
民国十八年元旦“家中包扁食以贺阳历之新年”。

——摘编自刘大鹏《退想斋日记》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信息有关联,论题明确,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过去被认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专制独裁政治,被宣布为罪恶的、黑暗的、“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公开声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是对以往政治是非的一个根本颠覆。过去被认为是卑贱的、可以任意生杀予夺的“愚民”“草民”,被宣布为国家的主人。这是对以往政治是非的又一个根本颠覆。这两条虽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没有立即实现,但至少在法律上、观念上得到了认可,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对后来政治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十分深远。辛亥革命使人们迈出了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为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李文海《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思考》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辛亥革命的社会价值”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上有许多类型的事件,将其按照烈度划分,可分为保守和激进类型;将其按照影响划分,又分为进步和落后类型。



请列举历史上两件不同类型的事件,并解释你做出这种划分的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在,尽管我们可以指责革命党人的软弱,使革命政权得而复失,使民主共和成为军阀手中的玩物;可以指责军阀们为了一派一己的私利,粗暴地践踏民主的形式和程序,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民主形式的存在,对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仍存在不可低估的意义。

——摘编自朱英主编《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10-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亥革命绝非简单的旧式革命,它有欧美式的坐标和现代化的成分,因此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辛亥革命强调暴力、坚持暴力,但暴力的程度并非想象得那么激烈,那么死板,相反辛亥革命在实行暴力的同时,实际上对分寸、阶段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也就是说它对为什么实行暴力是有所考量的,并且在实行过程中富有理性。因为问题错综复杂,关系到方方面面,比如对胜与败的理解、破与立的转换、局部与大局的处理、效果与成本的比较、目标与可能性的衡量、革命与列强态度的变化、内部凝聚与动力保持问题等。应该说革命党人基本做到了保持清醒,审时度势,有原则有斗争,同时也有理性、适度的妥协让步。从帝制到共和,辛亥人铸造的是千年壮举,开启的是亚洲先河。说到底,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一种旷古未有的尝试,而先驱们之所以百折不拢,实缘于救亡图存的迫切,为了在世界之林能有中华一席,为了民族振兴能够实现,辛亥革命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领领域谱写了辉煌业绩;从思想意识、制度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为后世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和思考启迪。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究竟是什么?那就是为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和价值理念带来了巨变。

——摘编自黄克武、主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部分)

对西学的称谓“夷务”、“洋务”、“西学”、“新学”
传入的新事物西装、西餐、西式家具、西式婚礼、汽车、电话、电报、西洋影戏
外来词流行语火轮车、逻辑、议会、同志、革命、德先生、赛先生、民主、苏维埃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