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2019-01-30更新 | 3484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浙江卷)
2 . 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同盟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上海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国民政府重视保护女性权利B.社会转型时期男女地位平等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变革推动社会风气变化
2020-12-07更新 | 1727次组卷 | 83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2018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3 .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2019-01-30更新 | 2597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天津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2019-01-30更新 | 2357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广东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用前清官厅恶称。”上述称谓变化的社会意义主要在于
A.强调信念一致
B.强化公仆意识
C.充实人民语言
D.彰显平等精神
2018-11-19更新 | 1687次组卷 | 2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国会政治是民初国人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用于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在君主集权制度颠覆之初,国人普遍接受了“民国”应当“主权在民”的近代政治理念。但国会政治在民初仅仅实施了13年,就在近乎举国一致的声讨声中寿终正寝。材料反映了
A.北洋军阀否定“主权在民”理念
B.共和制度不适应中国的国情
C.国人缺乏现代民主政治意识
D.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
2018-05-18更新 | 997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7 . 金冲及先生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人们常说辛亥革命将清朝政府改称"民国”无非只是换了一块招牌,但是不能小看这块招牌,换不换这块招牌区别很大。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当代中国的伟大辉煌。该学者肯定辛亥革命的视角是
A.带来了现代的民主共和新制度B.创立了五族共和的政治体制
C.提高了中国国民的民族认同感D.结束君主专制以及思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辛亥革命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随着帝制的取消,附生于帝制的种种丑恶制度也被次第扫除,例如世袭制度、太监制度等等。”上述材料所肯定的辛亥革命的功绩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结束了中国封建制度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9 . “近代化”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主题,具体指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生活的城市化、世俗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部分研究成果表


材料二   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

——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关于辛亥革命的一个观点,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一观点成立的理由,(要求:对材料二成果分类,多角度论证说明观点。)
2020-04-21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寒假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这样描述近代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民革命运动能够充分证明该观点的正确性
B.该现象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未成功的重要原因
C.该现象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得到改变
D.作者正确地揭示了新民主主义时期民主革命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