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杭礼静海寺,伊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图1、图2、图3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根据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四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近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战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

“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2 . 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力保障。

材料一   


材料二   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材料三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1)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首先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2)结合美国的政体说明,作为总统,华盛顿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
(3)为什么说“1912年我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2021-09-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宜丰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问答题精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是发表在1912年上海《民权画报》上的一幅漫画《北京人物之今昔观》。这反映出当时
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B.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C.北洋军阀颠倒黑白D.辛亥革命不够彻底
2020·北京·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画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西方国家。四幅画名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和“将来之中国”。下列四幅画的序号与上述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
2020-10-05更新 | 3794次组卷 | 29卷引用:北京市普通高中2020年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1912年《真相画报》第2期发表的题为“国民之真相”的漫画。该漫画旨在
A.揭露社会现象,警醒国人奋进B.关注内忧外患,批判社会现实
C.跟进革命进程,营造舆论氛围D.揭露专制皇权,赞颂中华民国
2020-01-1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百年共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系统,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它不代表政治思想,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画,一幅粗糙的、幼稚的、小学生的漫画。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1)依据材料一,在图中找出辛亥革命所代表的字母,并依次写出其他字母所代表的近代中国重大事件。从“外事之刺激”和“中国的反映”两个维度,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三的观点是否一致,概括它们各自的核心观点。
(3)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消逝,但其是非成败,百年来众说纷纭,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认识?
2020-02-1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下列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没有开化的中国佬”

“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

中国快要崩溃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
2019-12-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真理画报》在1912年发表的漫画,该漫画

①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畅想
②宣传了辛亥革命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
③说明了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④反映了民国创建后社会面临危险局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2年《民权画报》刊载了一幅漫画《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副标题为“大人老爷所用”,描绘了清王朝宫廷所用之各种物品被送进了“博物院”,而成为“最新陈列品”。该漫画表达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B.肯定辛亥革命的伟大业绩
C.宣扬等级有差的传统思想
D.呈现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
2019-08-0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中期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一幅创作于1916年的政治漫画,名为“水中捞月”。图中一人身上捆绑绳索,悬在半空,试图捞取水中的“月亮”。绳索的一端固定在非常危险的悬崖上的一棵小树上。结合漫画创作的时代背景,能够说明该漫画寓意的是
A.既隐喻了辛亥革命的结局又反映了帝制思想的顽固
B.既隐喻了辛亥革命的结局又反映了民主思想的追求
C.既昭示复辟帝制的野心又预示了复辟帝制的结局
D.既昭示复辟帝制的野心又揭示了复辟帝制的手段
2019-09-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