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社会结构得到完全意义上的重建,各种旧势力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平民阶层没有参加革命,平民的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据此可推知
A.广大人民的政治悟性还没有觉醒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改变
C.辛亥革命隐藏着巨大的失败危机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缓慢
2022-05-11更新 | 212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最好是把辛亥革命理解为二十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不应仅仅看作是整个政治变化的1911-1912年阶段。”下列关于1900-1913年间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出现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革命共存的局面   ②民主、自由、社会主义等不同思潮传入中国
③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先进事物日渐统一   ④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成为都市生活特征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3-1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A.完成中国民主政治的任务B.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
C.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4 . 有研究认为,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正面回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认为原朝气数已尽,将革命视作“反清复明”和改朝换代的手段;有的人则是将对清廷现代化改革的不满化为对革命的同情。该研究表明
A.清末新政目的与结果背道而驰B.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任重道远
C.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符合民意D.民众对辛亥革命的作用认识有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民国时期部分省份“中山公园”数量统计表(1925—1949),各省数据的差异表明
省份数量省份数量
广东57云南7
广西27山东4
福建28河北3
浙江22河南2
湖北22山西2

A.孙中山先生社会影响力巨大B.广东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摇篮
C.近代中国城市建设水平不均D.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的影响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预示着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从“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A.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进步B.实现了社会转型的目标
C.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2021-07-18更新 | 322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一单元综合检测-【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修一
7 . 虽然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但是他们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都致力于
A.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B.建立独立自主现代国家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D.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前进而准备着。”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B.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
C.激发了民族平等意识D.促进了社会移风易俗
2021-09-01更新 | 134次组卷 | 22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中国和俄国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这两起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因为军队哗变而致B.实现了君主退位
C.没有取得革命胜利D.工人阶级广泛参与
2021-04-16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只有一件可怕的事……第二天便动手剪辫子,听说那邻村的航船七斤便着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但未庄也不能说是无改革。几天之后,将辫子盘在顶上的逐渐增加起来了。”从史学角度来看,对上述文字理解有误是(     
A.材料中“革命党进城”事件指的是辛亥革命
B.民众对革命缺乏认识,认为革命就是剪辫子
C.此次革命在中国农村掀起了一股剪辫风潮
D.民众对革命表示怀疑,不相信革命能成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