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民族国家的构建

民族国家是近代新出现的国家形式,较早建立民族国家的英法美等国,也由此成为那个时代脱颖而出的强者。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他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

古代中国从来不曾出现过民族主义的观念,仅有的是对一家一姓王朝或华夏文化的认同。……“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极度缺乏国家观念,而总爱说‘天下’,……见(现)出其完全不像国家。”

——乐山主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材料二   路易十四(16431715)宣称“朕即国家”,一人独揽全部国家大权,并且把王权神圣化,给自己冠以“太阳王”的称号。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人们在一位有道明君治理下才有一个祖国,在一个昏君统治下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祖国了。

——伏尔泰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了法兰西民族。

——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三   辛亥革命在形式上将我们从封建王朝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崭新的共和国形式。……国家第一次与领土、民族、主权等现代的概念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辛亥革命以后的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都是通过对民族国家特有的主权意识的争取来唤醒整个国家和民族,争取的是在民族国家之林的生存权利。……这就是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力量。

——摘编自朱月白《从朝代之国走向民族之国》


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国家观”?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近代以来法国人的“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
(3)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西方国家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实践”,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2-10-1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13年3月,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任命赵从蕃为江西民政长,江西地方议会以“地方官制未经参议院通过,民政长一职,在法律上无委署之依据”为由予以抵制。据此可知,江西地方议会的做法(     
A.彰显了民权与法治理念B.扩大了地方自治的权力
C.弱化了临时总统的权力D.揭露了复辟帝制的企图
2022-10-17更新 | 620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油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在
A.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代替了君主专制B.建立公务员制度代替了贵族世袭官制
C.开始用考试选拔官吏代替了科举制度D.以法律法规取代乡规民约
4 . 下表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构成基本情况。据表可知,民国初年

成分

人数

百分比(%

民族资产阶级

12

26

职业革命家

28

62

政党领袖

17

37

自由职业知识分子

157

34

新政府官员

73

16

原清政府官员

86

189

士绅

65

143

A.民主宪政具有广泛群众基础B.权力制衡得到法律制度保障
C.政治运作具有新旧调和色彩D.进步力量开始主导政治局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