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颁行保护租界的十条规则,如不许华人携带武器在租界行走;不得缉捕逃人或潜藏在租界的犯人;不准在租界搜查和扣留偷运、接济敌人军火的外国兵轮;等等。这反映出南京临时政府(       
A.强化了对租界的管理B.注重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C.在外交上具有软弱性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承认
2 .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主张女子参政;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此后,女子参政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变了女性受歧视的地位B.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先河
C.有利于扩大政治统治基础D.使男女平权得到真正实现
3 . 据统计,湖北军政府发布的文告主旨多为“反满兴汉”。其中近90%的文告只字未提共和、民权、民国,提及的绝大多数只是简单地宣布“建立中华民国”“建立共和政体”“清帝退位,改建共和,南北一-家”。由此可见,湖北军政府(       
A.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B.偏离了革命的初衷
C.弘扬了三民主义精神D.带有专制主义色彩
2022-04-21更新 | 66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2022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2019-01-30更新 | 3114次组卷 | 79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民国成立前夕,孙中山力排众议,坚决效仿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建立的却是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成为实际权力中枢,并有权否决总统的提案。这一转变
A.事实上确立了共和制B.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C.体现了三权分立特点D.皆在预防专制独裁的出现
2022-03-02更新 | 831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晚清时期,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社会各阶层为寻求国家出路进行了探索。以下时间轴展示了其中的四件大事,方框处应填入(     
A.虎门销烟B.左宗棠收复新疆
C.义和团运动D.武昌起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11年12月南北会谈中,南方代表伍廷芳声明,今日人心倾向共和,若非承认共和,别无议和之法。北方代表唐绍仪认为,请国民大会决定君主民主问题,开国会之后,必为民主,使清廷易于下台。这说明南北方
A.意识到预备立宪的必要性B.赞同以革命手段结束清朝统治
C.希望以和平方式应对时局D.认可南京临时政府的施政方针
8 . 1903年,邹容的《革命军》“出版不及一月,数千册销行殆尽”。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不少立宪派认识到清王朝无诚意立宪,从此与清廷离心。武昌起义后的两个月内,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这表明当时
A.民主革命是大势所趋B.革命主体力量发生了改变
C.清王朝中央权威式微D.国民思想文化实现了革新
9 . 《真相画报》创刊于1912年6月5日,在第3期上刊登了漫画《过渡时代之新民国》。如图,画面中近处两只船正驶向“完全共和”的彼岸。左边船上的人齐心协力满帆前行;右边的船上两位掌舵者在闹“意见”,其他人正焦急地看着他俩,船就要被“外患”的恶浪吞没。这幅漫画主要想说明(     
A.中华民国国际处境危险B.民众对中华民国不看好
C.希望国人团结共御外辱D.民主共和艰难曲折发展
10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即着手改革司法制度,颁布了《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刑讯文》和《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体罚文》等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刑讯体罚,明令“不论行政司法官署,及何种案件,一概不准刑讯鞠狱。当视证据之充实与否,不当偏重口供,其从前不法刑具,悉令焚毁。”这反映出(     
A.总统集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B.封建刑讯制度终结
C.中国法律制度的近代化趋势D.司法体系的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