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①1911年______________运动,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日武昌起义爆发,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都督。
_____________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____________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诞生。
_______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 ___________ 结束。
⑤1912.2.15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防止袁世凯专权,1912年3月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地位:实际上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建立(导学案)-导学案(纲要上)
2 .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政治妥协在人类政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政治离不开妥协。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国别事例材料出处
英国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英国人便承袭了典型的妥协传统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一英国议会选举与政党政治解析》
美国美国宪法是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王希《原则与妥协》
法国法国大革命后的近百年,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及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王希《原则与妥协》
中国通过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辛亥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程度的震,推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达到了“不流血而贯彩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辛亥革命的妥协之所以成立,一方面是卷入革命的各种政治势力发挥了政治智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及其大势所趋所逼。国家没有陷入民族战争、领土分裂的局面。薛恒《辛亥革命中的三大妥协及其历史遗产》
选取上述材料中的两个典型事件,以“政治妥协"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辛亥革命胜利后,有人评论说:“今日之革命家皆注意于种族革命、政治革命,而未闻乘此时机并行社会革命。”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造社会的效果有限B.以反封建方案为宗旨
C.实现了民主革命目标D.脱离了中国实际
2022-08-28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地区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4 . 局限性
(1)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____,没有完成________的历史任务。
(2)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____、能够发动广大____,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些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2022-08-2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5 . 积极意义
(1)地位: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____的民族民主革命。
(2)政治:这次革命推翻了____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____政体。
(3)思想:传播了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____解放,促使社会____、思想文化和____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____的藩篱。
(4)经济:打击了____在华势力,为____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2-08-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11年12月5日,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向英国政府报告:“中国所有口岸的海关税收现已完全置于海关税务司的控制下,供偿付和赔偿之用。”27日,英国第3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安格联说:“各地革命政府都已确认自己的义务,把关税全部汇解总税务司账内,清政府也把北方各口岸税收交给税务司管理。”这表明(     
A.辛亥革命取得了英国政府支持B.英国意图维持在华的独霸地位
C.关税主权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D.政局变化未触动英国在华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12年5月9日,广东《民生日报》在“论说”中写道:“从前正绅,既多遭盗贼蹂躏,逃亡殆尽;其未遭挫折者,亦自以亡清头衔,不足以慑服乡里,且鉴于前车,不复挺身任事,于是地方办事机构,扫灭净尽。”这说明,当时(     
A.新的社会秩序已建立B.封建势力已经被打倒
C.民众的民主意识觉醒D.传统旧势力受到冲击
2022-08-08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8 . 随着辛亥革命的发展,《大公报》在报道该事件时对袁世凯的态度也由扬转抑,其报道主要受其主笔英敛之的政治立场的影响。而《泰晤士报》在报道革命之初采取中立的态度,到南北议和时期,转为倾向袁世凯的立场,很大原因是其记者莫理循与袁世凯私交甚密,在英国政府面前充当了袁世凯的门客。这说明(     
A.历史事件走向取决于媒体报道B.媒体宣传导向影响事件真实性
C.个人立场影响历史事件的评价D.舆论宣传影响民众对事件认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变化突出反映辛亥革命(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C.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2022-07-23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 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 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
(2)材料二所列条文出自中国近代哪一部重要法律文献?指出其确立的政治体制及历史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