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如图是“1913年和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织布机数量统计图”。造成图示数字变化的因素是(     
A.中华民国建立B.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D.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2024-01-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示意图》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近代中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1871-1873年,中国进口大米41. 6万公担(1公担=100公斤),到1909—1911年,进口大米猛增至373. 2公担,增加了约8倍。上海是主要粮食进口地区,上海开埠后,粮食需求量不断上升,大米进口量由1913年的0. 012万公担上升到1922年的98. 08万公担。面粉进口则由1864年的0. 63万公担增至1900年16. 91万公担。其次,广州开埠后也成为主要的粮食进口口岸。自1912-1918年,广东每年平均进口大米、面粉等各类粮食8亿斤。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外国米源源不断以低价向福建倾销。

——摘编自汪德乎《近代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粮食生产概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量的外来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成为世界粮食进口大国的原因。结合现实对粮食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3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百年曲折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通商口岸、洋务企业及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就中国而言,自19世纪中叶现代经济开始发展以来,也有明显的双元经济现象。这种现象,早在1920年代雷默(C.F.Remer)已经指出,他把距离铁路、大河两天行程以内,而便于对外贸易的地区称为外层中国(Exterior China),把该范围以外的地区称为内层中国(Interior China),他认为两个中国宛如两个经济单元。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


(1)结合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幅历史地图所涉及的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外层中国”的大致范围及经济发展的原因。
4 . 下图为20世纪上半期荣氏兄弟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占比示意图。据图可知,荣氏兄弟工业区位选择主要是基于(       

A.追求企业效益B.发展社会经济
C.改善工业布局D.推动实业救国
2023-04-08更新 | 53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如图是1906—1927年英国、美国、日本、俄国在中国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示意图。造成1919年以后四国对华贸易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是四国在中国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

A.中国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高涨B.北洋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C.列强宰割中国局面的重新形成D.西方世界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2021-10-26更新 | 666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观察下面《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生产能力发展示意图》,这一时期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主要外部因素是
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很多奖励实业的法令
C.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