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华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几万华工在欧洲战场从事艰苦工作,数千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材料一关于一战华工的部分研究资料

文献史料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1916年
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驻济南领事就劳工问题致英国公使的信》,1916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英法等国规定招工各项工资案》,1917年
《中国人力援助战时法国》,《纽约时报》,1917年
威海市档案馆藏《华工出洋歌》,1917年
《旅法华工近状》,《东方杂志》,1917年
《大战中的中国:她在劳力、原材料、军需品和食物上对协约国的贡献》,《亚洲》,1917年第8期
《华工团二大队第3902号华工给德国皇帝的信》(译件),1918年
《国王与中国华工军团》,《英国周刊》,1919年
《华工在法与祖国的损益》,《华工周报》,1919年
《在巴黎华工庆祝联军的胜利》,《华工周报》,1919年
《英法华工归国后之处置》,《民心周刊》,出版年不详
《招聘护送华工回国沿途照料员章程》(中国驻巴黎总领事馆发布),《旅欧周刊》,1920年
《华工归国后该怎样》,《华工杂志》,1920年
其他资料尼古拉斯·格里芬:《一战中的英国华工军团》,《军事事务》,1976年第3期
徐国琦:《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

材料二探究主题

华工赴欧的原因
英法对华工的态度
中国社会对华工的关注
一战后华工的境遇
(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
(2)参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选题意义,拟定研究提纲,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
要求: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所列参考资料从标题上看应密切联系主题。
2022-09-08更新 | 3780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和珍与“三一八惨案”

刘和珍,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师学生自治会主席,深受李大钊、鲁迅等人的熏陶,1925年成功发动“驱먹运动”。1926年2月,英国宣称要进攻中国;3月12日,日舰炮攻大活口,并州集《辛丑条约》当事各国公使向中国抗议通牒;3月17日,各国军舰二十余艘云集大活口当日下午,北京各爱国团体与各学校学生去国务院请愿时多人受伤,18日上午,北京各爱国团体与各学校学生数千人集会于天安门,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段祺瑞”,刘和珍积极参与上述所有学生活动。同年了月18日中午1时许,请愿学生进入国务院,守卫开枪射击学生,刘和珍等47人牺牲。随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召开驱段、反段大会,鲁迅、朱自清、闻一多、梁启超等撰文谴责段。同年4月9日,段祺瑞下台;7月,北伐战争兴起。

“段祺瑞早已不是中国人民的执政者,现在又变成彰明较著的卖国凶犯。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敬告全国商人,学生、工人、农民、兵士应急起联合起来,不分党派,一致奋斗,发动一个比五卅运动更伟大的运动,以打倒惨杀爱国同胞的段祺瑞!肃清一切国军阀!取消《辛丑条约》,以雪最后通牒之耻!建立人民政府,谋全国真正和平!”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为段祺瑞屠杀人民告全国民众书》

1926320

“本政府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为职志,誓当领导民众,以为国民除此残贼,完成国民革命之使命。尤望全国人民及与人民合作之军队,主张正谊,一致奋起,以驱逐段祺瑞及一切卖国军阀,召集国民会议,解决国是。”

一广州国民政府《广州国民政府对时局的宣言民国日报》1926329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的鲜血。……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苟活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192641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三一八惨案”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刘和珍的牺牲有何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